【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IBM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合伙人”。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业界翘首以待许久,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落地。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史,指出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工业互联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所有国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什么是工业4.0?我们距离“工业4.0”到底还有多远
按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解释:数字科技与工业生产和物流相结合,这就叫“工业4.0”。这里含有三样东西:第一个叫智能工厂;第二个叫智能生产;第三个即智能物流。具体来讲,智能工厂建立在自动化的基础之上。我国企业甚至德国企业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达到智能化的程度。
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即中国版工业4.0。该项战略若能够成功落地,将能够重塑制造行业竞争新优势,因此它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但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2.0补课、3.0推进、4.0探索的阶段,目前连数字化都没有完成,距离工业4.0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德国,目前也只是基本完成数字化,距离智能化的工业4.0也很遥远。
主要存在的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
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生产方式粗放;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通往“中国制造2025”的路又在何方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必须高瞻远瞩,主动求变,积极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把握新工业时代下信息资源带来的机遇,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智慧的生产是此战略的重要组成,其核心在于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获取和分析实时互通的数据,改善和优化制造工艺过程。
中国制造2025路在何方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再到日本的精益制造,“中国制造”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不乏可参照的成熟经验。不过中国的制造业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中国制造业的基础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另外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也并不相同。这使得“中国制造”必须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