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大众传播时间:2016-10-21 09:00:03

简介  历史,常常在今昔对比中给人以无尽遐想与启迪。 2016年10月17日,晨曦中,长征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起航,两名中国航天员踏上了探索太空的新征途。动于九天之上,他...

  历史,常常在今昔对比中给人以无尽遐想与启迪。

  2016年10月17日,晨曦中,长征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起航,两名中国航天员踏上了探索太空的新征途。动于九天之上,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向着未来挺进、日益走向复兴的现代中国。1934年10月,江西于都河边,一支陷入危境的队伍在夜色中穿行,开始了山高路远、九死一生的漫漫征程。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四分五裂、饱受侵凌的贫弱中国。在迎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历史没有终结,读懂长征,不只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是为了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传承民族精神的基因,凝聚起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长征,就是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不朽传奇。历时两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如滚滚铁流,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战强敌、跨激流、翻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会师陕甘宁,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突破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在历史坐标系中,长征是一个醒目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党和革命的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这豪情万丈的壮丽史诗,这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将永载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史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当长征又一次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成为我们党深切思考的问题。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提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主题展览时号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以“长征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自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未来的豪迈宣言,也是我们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的行动指南。

  长征路上,党的坚强领导是赢得胜利的根本。毛泽东同志曾经总结:“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从遵义会议的生死决断,到四渡赤水屡出奇兵,从维护团结避免分裂,到坚定不移北上抗日……危急关头,正是因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形成了成熟而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红军才能走出绝境,中国革命才能转危为安。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坚强有力的党,事业发展就有了根本依靠,复兴征程就有了领航力量。

  当年,红军将士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8800多万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13亿中国人民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必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长征路上,理想信念是攻坚克难的灵魂。当年,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平均年龄不足20岁。人们或许难以理解,为什么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会如此英勇顽强?为什么面对平均每300米就要倒下一名战士的凶险征程,他们依然勇往直前?只有读懂了陈树湘被俘后断肠自尽的壮烈,方志敏狱中对“可爱的中国”的畅想,刘志海交最后一次党费的忠诚,“七根火柴”“半截皮带”背后的艰辛,才能深刻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历史昭示,才会为前仆后继的壮举感动不已——“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

  一位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说: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因为我们有红色理想。红军长征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一切为了苏维埃”的共产主义理想,“牺牲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献身精神,“革命终将成功”的必胜信念,让红军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顽强战斗力,让长征成为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信仰,永远是一支军队决战决胜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血脉根基。新的长征路上,理想信念仍然是凝心聚力的根本指引。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共产党人才能立根铸魂,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不改初心、彰显本色;用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构筑同心圆、提振精气神,我们才能奋发进取、接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长征路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闯关夺隘的制胜法宝。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否定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唤回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等机动灵活战略战术,开启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传奇历程。长征的胜利,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胜利。从自主决定仗怎么打、路怎么走,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党始终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今天,无论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还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硬仗,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都面临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更加需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的勇气与决心,更加需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自觉与行动,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用改革创新的力量闯出新路、厚植优势,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长征路上,心系人民、团结奋斗是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80多年前,红军将一条条标语写在墙上,也用行动将“人民军队”的形象刻在百姓心中。打土豪、废苛捐的正义举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视劳苦大众为亲人的真挚感情,使得“人心归附,如水下倾”。直到今天,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红军岩”“红军楼”“红军亭”等革命遗迹数不胜数,传颂着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同心合力是最大的力量。在新长征路上,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担当有为,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锐意开拓,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扎实努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才能汇聚“上下同欲者胜”的强大力量,激荡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洪流。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病榻上的鲁迅从上海发去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这位被誉为“民族魂”的思想巨匠,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洞见照亮中国前途的曙光。无独有偶,怀揣80多个问号的美国记者斯诺走进陕北窑洞,走近“神秘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断言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这是长征精神的光芒,这是中华民族心灵史上的重要“日出时刻”。自晚清以来,国人萎靡不振、一盘散沙、因循守旧的“病夫状态”令多少仁人志士痛心疾首。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定的信仰、无畏的牺牲、拼搏的意志、创造的活力,如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刺破黑暗照耀神州大地。从长征以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民族精神谱系。“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80年来,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服务群众的宗旨情怀,始终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心灵高地。

  “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长征的史诗,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和未来。今天,在赣南,精准扶贫正让农民告别土坯房;在遵义,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在六盘山,红色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在长征时期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改革强军的步伐铿锵有力……长征之路永无止境,长征精神永不磨灭。让我们再次出发,去创造新的历史,奋力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