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大众传播时间:2017-01-31 09:47:23

简介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_简小若_新浪博客,简小若,...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2012-10-28 10:14: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作品分析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在这个较为明显的对比中,读者很自然的就认识到县区财政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不必记者多说。报道末段,记者指出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最后一句话语,有一种留白的一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有关部门的反省,将报道力度进一步增强。很好的贯彻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精神。

原文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该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面对记者提问,另一个县的科技局某负责同志回答得更为干脆。“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徐志峰说,该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万元,但效益可观。近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部分瓷砖生产企业效益不佳,但高邑县恒力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烧制车间还是开足马力生产。“县科技局帮我们进行轨道窑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节煤50吨。”该公司总经理陈云中告诉记者,新技术让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邑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将在全县推广。

  “200万元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徐志峰介绍,去年该县还建立了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原来产品检测要到山东等地,不仅费用高还要耽误四五天时间,现在一上午就能在本地完成检测。”200万元研发经费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产业实现了升级。

  统计显示,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科技投入的作用有其滞后性,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会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某县主要领导透露,“急功近利”思想让一些地方的科技经费有名无实,即使有预算,也难以保证科技经费足额拨付。

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

同样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与通讯一等奖的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在选择报道角度时注重接近性。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情况一直是近几年较为关注的问题,扬州日报选择报道扬州的用工情况更具有接近性

这篇报道所要表达的思想是扬州市在全国用工荒的大潮下因善待工人仍然用工正常,但是如果仅是用一些数据或是套话报道的话,其可读性就会大大降低。记者从

2011年,大多数的媒体关注的都是用工荒问题。而此篇报道的记者反其道而其行,逆向思维找新闻角度。在全国用工荒的大潮下,扬州仍然“不差人”,进而提出加快推进用工转型,充分尊重民工权利的重要性。

原文扬州网讯(记者 胡俭)昨天中午,扬州宝亿制鞋厂,60多名云南曲靖市的务工人员前来报到。欢迎新员工的典礼上,一位戴眼镜、挎皮包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挤上主席台,向乡亲们挥手致意:“我叫陈家顺,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去年曾在宝亿制鞋厂打工一个月……”这一句自我介绍,令宝亿鞋厂的新老员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去年春天,西南大旱,扬州众多企业向云南曲靖等重旱区发出用工“邀请函”。很快首批80多名曲靖农民来到宝亿鞋厂,陈家顺就是他们的领队,有人称他“工头”,也有人叫他“大哥”,却没人知道他是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

  原来,曲靖当地百姓很少走出大山,总担心外出受骗受欺负。扬州务工环境究竟咋样?光看招工广告不行。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陈家顺自告奋勇当起“工头”,要实地体验扬州的务工环境。

  经过一周岗位培训,陈家顺被分配到整理车间,负责打包卸运。一周工作五天,周六加班计发加班费,周五晚上工厂还开展联谊会。八人一间宿舍,有空调、有热水。每月10日,工厂按时发薪水,外来员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陈家顺按时拿到首月工资后,向宝亿老总递上自己的名片说:把家乡工人交给你们,放心!他在“打工报告”中这样写道:扬州企业合理工资吸引人,人性管理温暖人,事业发展激励人。随后,一拨又一拨的曲靖农民工被输往宝亿制鞋、川奇光电等企业。

  去年12月底,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前往曲靖,将曲靖列为扬州第58个外省劳务基地,今年春节前,200多名曲靖员工被吸纳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中。

  今年春节后,全国各地大闹“用工荒”,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跨省招工,一周招聘签约1.8万人,用工计划甚至排到今年七八月份。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颜军说,扬州园区企业用工缺口2万多人,但没有出现“用工荒”,就是因为扬州建立了一批外省劳务合作基地,扬州企业注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在昨天的欢迎仪式上,颜军拉着陈家顺的手说:“你的特殊‘打工’经历,就是对扬州务工环境的最好宣传,感谢你啊!”

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与通讯类一等奖的作品《平潭大开发

记者开篇指出:

原文:一批促进两岸往来的基础设施项目昨日开工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兰锋王凤山)平潭距离台湾新竹68海里。昨日,在这个祖国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有两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通过这两个点,大陆与台湾岛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两岸人民共筑美好家园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一个是福州至平潭铁路。这是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铁路在大陆的最末端,未来将从这里通过两岸海底隧道直达台湾。
 另一个是海峡高速客滚码头。码头投入营运后,将争取开辟对台高速客滚航线。届时从平潭到基隆3.5个小时,到新竹仅1.5个小时。
 作为海西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平潭开放开发牵动着方方面面。福建省把推进平潭开放开发作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抓手,提出要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
 美好家园需要两岸携手共筑。一年多来,平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开放开发环境不断优化。今年5月,福建经贸代表团赴台发布了推动平潭开放开发十项政策,岛内外各界积极响应。台湾一批重要工商企业、行业团体、高等院校纷纷组团前来考察。台湾远雄集团和世贸集团的“海峡如意城”、台湾协力集团的微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先后落地开建。平潭还与台湾新竹市政府、新竹观光旅游协会、物流协会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共同组成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将在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外,新加坡金鹰集团等海内外企业也纷至沓来。
 昨日,由台湾协力集团等投资57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同时开工;台湾世新大学、台湾东森集团与福建师范大学等合作的福建海峡学院正式签约。
 在开工现场,来自台湾投资方的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公司总经理叶华陶表示:“未来平潭—台湾航线的开通,对福建乃至两岸航运来说是一次革命,它将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平潭是一片创业热土,等基础设施完善后,这里将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协力科技产业园光导体项目总经理陈孟邦说,近来不少台湾朋友打电话向他了解平潭发展情况,并表示了考察投资的浓厚意愿。
 就在22日落幕的第六次“陈江会”上,又一批两岸合作协议签署,跨越台湾海峡的交流合作更加热络。平潭这块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热土,将更加引人注目。人们期待,平潭真正成为两岸人民共同构筑的美好家园

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消息与通讯类一等奖的作品《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同样运用

当今很多的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政府追求

记者在众多媒体只关注崇明商机无限的潮流下,另辟蹊径,报道崇明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并与国家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相结合。这就是记者独到和成功之处。

  短短一个月 “拒资”十亿元
  崇明婉言谢绝三十多个不符合产业导向和能耗、环评审查的项目

“看淡”一些GDP
  
  编者按:崇明县的这条消息,读来发人深省。崇明承担着建设世界级现代化生态岛的特殊使命,自有其特殊的县情,但他们敢于向不符合结构要求的投资说“不”的坚定性,却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敢于说“不”,首先是战胜自己。招商引资,实质上是增量发展。在增量这一块上,我们的面前,有着诸多的诱惑。有的同志舍不得“到嘴的肥肉”,舍不得“送上门的GDP”,所以往往先“请进来”再说。说是“先污染再治理”,其实是不把结构放在眼里,还是产值至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调结构”要“痛下决心”,这个“痛”,不仅是对存量要勇于“壮士断腕”,更是说对增量要宁缺毋滥,对“两高一低”的“增量”,更要敢于说“不”。
  勇于说“不”,还要有一种“力排众议”的坚定性。例如崇明GDP的贡献率,长期在全市垫底,群众急盼促进经济、改善生活,干部心中也很着急,急于要“打翻身仗”。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正确把握“好”与“快”的关系,能不能坚持科学发展之路、坚守生态岛定位,争论会很激烈,众说也会纷纭。如果没有一种“调结构”的坚定性,是会顶不住、守不住的,更何论敢于说“不”?我们从崇明“拒资10亿”之中,看到的是一种坚持科学发展的坚定不移。这一份坚持,值得我们欣慰,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报讯(记者 陶健 实习生 张敏)长江隧桥开通,崇明一夜间成了投资热点,海内外企业纷至沓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招商机遇,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投资项目,是“拣到篮里就是菜”,还是宁缺毋滥?崇明选择了科学发展之路,短短一个多月,已婉拒了30多个不符合生态岛定位的项目,涉及投资10多亿元。
  长期孤悬在长江口的崇明,GDP的贡献仅占全市的1%,发展速度远落后于上海的其他部分。岛上有70万居民,他们希望吸引投资以增加就业、改善生活。然而,崇明岛的定位是世界级现代化生态岛,注定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崇明县委、县政府决定执行更为苛刻的“招商选资”标准。早在隧桥开通前,崇明就公布了规划布局,对进入岛内的投资项目设置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产业导向。崇明编制了工业产业导向目录,被列入禁止和限制类的项目一律不允许上岛。一家大型造纸企业不久前上岛洽谈投资上亿元建造纸厂。虽然这个劳动密集型项目可以提供大量岗位,还能为岛上盛产的芦苇找到市场出路,但造纸业明显属于目录上的禁止类领域,被招商部门婉言谢绝。
  第二道防线是能耗。崇明制定了能耗每年下降4%的指标,近两年已关闭了40多家高能耗企业。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评判,其中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能耗。据介绍,30多个被婉拒的投资项目中约有三分之一属于“能耗不合格”。
  第三道防线是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前两道防线的项目如果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不能上岛。有一个投资3000万元的电子产品加工项目在最后一道防线上被县环保局拦停,原因是其生产过程有一道镀锡工序会影响环境。
  崇明县县长赵奇告诉记者,崇明建设生态岛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放弃一些能够快速增加GDP的产业项目,会影响崇明经济一时的发展速度,但生态岛建设必须关注长远,其后发优势将会慢慢显现。
《解放日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读《影的告别》

后一篇:读《腰围上的中国》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读《影的告别》

    后一篇 >读《腰围上的中国》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