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 张文忠介绍,他的 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据介绍,调查期间,课题组向全国40个城市发放了12000份调查问卷。问卷根据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即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调查。
中华写字楼网():《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 北京排名倒数第一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北京在40个被调查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昨天,该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引发热议。北京真的这么差吗?对此,《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表示,《报告》的结论主要源自市民调查问卷的统计,反映的是公众对城市宜居性的真实感受,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应过度解读。他认为,公众对北京宜居性评价低,主要源于对交通拥堵和空气环境两方面不满意。
宜居排名重在发现不足
张文忠介绍,他的 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据介绍,调查期间,课题组向全国40个城市发放了12000份调查问卷。问卷根据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即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统计,结果显示,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中,超过60分的有17个城市,其中,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只有56.24分,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距离。
“主要因为北京短板的因素还是很明显。”张文忠认为,拉北京后腿的就是“环境的健康性”和“交通的便捷性”,北京有几个指标都排在全国最前面,比如说城市安全,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等,但是环境和交通两项拉分太低,其中环境健康仅获得45.5分,交通便捷性51.9分。此外,张文忠分析,因为调查问卷都是本市居民来填写,而北京居民本身视野和要求也高,评价标尺和二三线城市相比,更严格一些,所以得分也低。张文忠表示,宜居城市排名的意义更多在于“发现不足,了解长处”。
打造宜居之都 北京须补短板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弘对此表示,“宜居”是一个相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概念,是人的一种感受,不同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城市规模,可能达到的水平也是不一样。因此,这样的一个评价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必过于较真。
赵弘表示,北京的宜居城市建设,必须补短板,首先是交通,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合理的轨道交通体系,使得在城市中,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成为交通的主要载体,承载80%以上的交通出行,减少小汽车使用。另外,在环境改善上,北京还要继续做文章,在改善区域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上做出努力,提升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