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之所以不断减持美国国债,一方面是为调整外汇结构,并降低对于美元的依赖,实现投资多元化和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从政治角度考量,中国当前与美国关系相对紧张,与欧洲的战略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想进一步与欧洲加强合作。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 吴琼报道
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中国近年来正不断减持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份,中国再减持美国国债18亿美元。截至4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2428万亿美元,降幅为0.1%。
著名经济学家、《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作者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之所以不断减持美国国债,一方面是为调整外汇结构,并降低对于美元的依赖,实现投资多元化和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从政治角度考量,中国当前与美国关系相对紧张,与欧洲的战略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想进一步与欧洲加强合作。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近年来对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国内的剩余资金有了新的去处,减持美国国债也有了正当理由。
商务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我国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地区累计实现各类投资1612亿美元,约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
除此以外,刘瑞还指出,美国国债的负债率过高。有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未尝国债余额占其GDP比重的101%。这也就是说,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已大大超出了其国力水平。我国减持美国国债,也是担心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事实上,美国已经出现了国债到期违约的可能性。它的国债到期成为国内政治的筹码。由于美国政府属于三权制衡的体制。在此情况下,如果政府提出一个国债方案,国会便会利用此机会刁难政府,以达到国会以及政治家的集团利益要求。”刘瑞分析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美国国债便存在一个政治风险,这也决定了它的信用风险。此前我国对美国的国内政治斗争激烈程度估计不足,但现在会考虑逐步减少来自美国国内政治冲击而使我国无端受到牵连的机会。
此外,宋清辉还告诉记者,我国减持美国国债,也是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决心。
至于我国应如何调整外汇结构,在宋清辉看来,还是应不断降低美元持有比例,保持日元现有的持有水平,适当增持欧元资产,以维护外汇储备相对平衡的状态。
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刘瑞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由资本输入型为主开始转变成资本输入输出并重型。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外汇总规模的降低。
他还告诉记者,此前外汇增加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大规模的出口。大规模出口所取得的收入,回到国内只能以储备的形式存在银行外汇账户;而另外一方面,无论任何外币到中国来,都要换成人民币,这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蓄水池”。
在刘瑞看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所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引导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变化只是结构变化的外在现象之一。
原标题:中国减持美债 意在投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