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北京行"活动启动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5 03:05:51

简介  “我以前对中国的印象就是生产所有玩具和日用品的那个国度,来中国后才发现这里的文化和历史更令人着迷。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杨月)“我以前对中国的印象就是生产所有玩具和日用品的那个国度,来中国后才发现这里的文化和历史更令人着迷。”7月12日,2016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北京行”启动仪式上,奥克兰大学学生代表、电影制作人、“看中国”青年导演Michael Miller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这次希望能拍摄水墨风格的中国纹身师,期待探索中国风的新style。

2016

2016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北京行”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7月12日至28日,来自捷克、新西兰、法国、泰国、斯洛伐克的11位外国青年将深入北京街头,体验、感受、发现并用自己的镜头拍摄他们眼中的北京,最后各呈现一部10分钟的纪录短片。“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的一项中外青年跨文化影像交流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风采·民族·文化”,活动邀请了来自25个国家、36所国外高校的101位外国青年参与采风。除了这次参加“北京行”的11位外国青年,其他的外国青年还前往海南、广西、浙江等另外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省、市、自治区深入体验观察,并拍摄纪录片。

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看中国”项目发起人黄会林向外国学生代表授旗。随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老师、电影制作人王海波代表此次“北京行”的承办方,向外国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他们用镜头发现一个新的北京。布拉格电影学院教授、电影制作人James Duff作为外方指导老师,表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到北京,并对组委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表示了感谢。

“今年7月,几名新加坡‘90后’大学生参加了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他们来到中国西北,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通过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等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中就提到了“看中国”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这充分肯定了该活动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可见活动在国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

“以往,对中国的描绘多来自官方,外国青年们可能会存疑,而现在,他们来到中国最基层的地方,亲身体会了,他们才会真的相信和认同。”黄会林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第一年,自己到机场去接参加活动的几个美国学生,美国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惊讶,他们说:“你们中国怎么会有比美国还好的航站楼?”黄会林说,在他们心中,中国还是蛮荒的、落后的,而绝不是今天的中国,“因此,我们更需要搭建平台让他们触摸真实的中国。”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