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新闻调查报道与记者道德人格——评李钧德《追问与守望》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5 18:07:57

简介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问题。新媒体的冲击,传媒业的转型,媒体伦理问题也屡屡暴露出来。媒体人的问题客观存在,但从来不乏坚守职业道德精神的从业者。一个记者的作...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问题。新媒体的冲击,传媒业的转型,媒体伦理问题也屡屡暴露出来。媒体人的问题客观存在,但从来不乏坚守职业道德精神的从业者。一个记者的作品报道了什么, 是如何报道的,很大程度上折射着其人格境界的高低。高层级人格,即具备道德人格的记者,他们的作品自然会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读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李钧德的新闻调查报道集《追问与守望》,感受到其责任精神的闪烁和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这,正构成了记者的道德人格。

通读李钧德的《追问与守望》,其新闻调查报道无不体现着对事实的忠实、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责任。而这,正是责任精神在一个记者精神世界闪烁的产物。

2003年,李钧德调查河南唐河县打击报复上访村民一事,当地为阻止发稿,四处托人求情被拒绝后,竟以盖有大红公章的公函形式,给党中央和中纪委主要领导写信,指责“新华社权威记者偏听偏信”,向分社和记者施压,并对记者进行威胁。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作者一方面把自己的采访录音、采访笔记等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另一方面,以自己采访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事实,驳斥告状信中的不实之词,并说明这一报道对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形象的必要性。最终,长篇调查报告《上访该不该被判刑?河南省唐河县五名上访村民被判刑的调查》在《瞭望》上顺利刊出。

在媒体从业者的人格里面,必须考虑社会责任的因素。在每个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要想得到受众的信赖,受到社会的尊重,他们在新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己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才可以自觉地履行尊重事实的职责。正如康德所说:“人格是其行为能够归责的主体。”

媒体从业者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李钧德的理解是,记者的责任更多时候要靠血性来维护。在他看来,记者的血性,不仅表现在对事实真相的维护上,在报道遇到较大阻力、个人前途和安危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时,是知难而退,还是勇往直前、继续战斗,对记者更是一个考验。他的新闻调查报道作品里,面对侵犯公民权益的不良行为,他以自己的血性进行追问到底,用行动履行了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职业荣誉感主要表现在媒体从业者的敬业程度和乐业程度两个方面。《追问与守望》的每一篇报道,都让人感受到作者崇高的职业荣誉感。

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热爱新闻事业自然会体现在其具体的采编工作中。因为对新闻工作发自内心的挚爱,决定了媒体从业者在采访之前,会精心设计采访提纲;在采访期间,愿意尽可能多地接触与新闻相关的人,而不是草率地问几个人就算应付差事;在稿件写作过程中,会用心构思,倾注自己的心血,只为让受众最大限度地满意。

在《追问与守望》的《自序》中,作者讲述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

他采访的新闻,回来后觉得没啥新闻价值,就放弃了。结果,当时在河南分社任副社长的解国记老师,竟然抓住这个“小事”,写出来了一篇轰动全国的大新闻《怪哉!“猪头税”竟按人头收》。作者坦言当时后悔得直跺脚:自己咋没看出这件事情背后的新闻价值呢?受新华社前辈的影响,此后,李钧德将心思用在对新闻素材的琢磨上。他把写出不俗的新闻调查报道作品当作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

敬业让人获得好的口碑,好的口碑带来的是乐业。出生于豫南农村的李钧德,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20多年来,他走遍河南150多个县(市)区,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采写了《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死刑保证书”保证了什么——河南新版“赵作海案”考问维稳之惑》《变了味的“息访”》《取下神像挂地图》等数以千计的新闻报道,记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公平、民主、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其作品曾三次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三十多次获新华社社级好稿、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部分作品入选大学新闻专业教材。

他凭借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凭借自己对工作的负责,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问题,其一篇篇掷地有声的新闻调查报道,无不体现着其对文明、民主、公平的现代化社会的追问和守望。而这,靠的正是他对媒体工作的乐业精神。(刘海明)

\

 

李钧德作品集《追问与守望》出版

著名学者展江称他是“韧性无比的民本记者”“心时时与底层、与老百姓一起跳动”;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为他点赞,说“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记者”。为不平追问,为正义呐喊,为社会守望,是他大部分作品的主题。日前,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李钧德的调查性报道作品集《追问与守望》由新华出版社推出。

出生于豫南农村的李钧德,大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被选入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20年来,他走遍河南100多个县市区,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采写了《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死刑保证书”保证了什么——河南新版“赵作海案”考问维稳之惑》《变了味的“息访”》《昔日“瓜菜代” 现今“米粮仓”——中国粮食第一大省不断刷新粮食生产纪录》《取下神像挂地图》等数以千计的新闻报道,记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发展、公平、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其作品曾三次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30多次获新华社社级好稿、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省新闻奖等省部级奖项。部分作品入选大学新闻专业教材。

2003年以来,李钧德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财经》国际奖学金、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在中国记协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曾作典型发言,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记者 左丽慧)(来源:《郑州日报》 2015年11月26日报道)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