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教育部专家:中国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7 10:07:47

简介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教授16日在广州表示,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缺陷,而且从基础阶段就出现缺陷...

  中新网广州7月16日电 (许青青)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教授16日在广州表示,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缺陷,而且从基础阶段就出现缺陷。

  周满生是在出席16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上发表题为“国际视野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演讲时表示的。

  他提到了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近日撰文讨论对来自中国的学生越来越不受美国名校喜爱的忧虑。文章写道,一位同为华裔的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称该校的博士研究生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了,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做博士论文研究时也还行,但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陈志武还表示,即使是耶鲁和其它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这些名校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周满生表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缺陷,而且从基础阶段就出现缺陷。

  周满生说,中国的教育界存在着一种偏颇的观点:“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任务。”

  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大这一阶段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力度,如果等到定型以后再进行培养,提高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确实扎实,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记’多‘思’少;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教学,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强调复杂、繁琐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选择、判断等问题”。

  他表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学会如何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导学生感兴趣地探索,让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发现者,让他们理解学校是一个学生提问题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仅仅回答问题的地方。

  他同时强调,学生必须学习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是必不可少也是很有益的,这已成为欧美国家创造力教育的共识。

  他总结到,创造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受着知识、智力、动机、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同时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认为教育要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