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大众传播时间:2017-02-12 00:18:41

简介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2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

 

 

6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这是人类首次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实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

 

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精细的深海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体现。“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12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这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921公里。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运营时速采用冬季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

 

铁一院先后完成了高寒地区深季节冻土路基与涵洞防冻胀技术、无砟轨道关键技术、接触网融冰及道岔融雪等多项课题研究,设计具有防冻层、隔断层、防冻胀护道、抗冻胀填料的防冻胀路基;设计了具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功能的大电流热融冰接触网及道岔融雪系统;研发了多种适应不同基础及设备类型的严寒地区无砟轨道型式;设计了主跨138米的钢箱叠拱特大桥等,保证了哈大高铁按计划开通运营。

 

4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

 

 

国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目前除中国外,还没有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这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成果。

 

此次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了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

 

相关领域专家评审后一致认为: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的数据处理和制图质量得到了严格、有效控制,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镶嵌精度、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等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正环绕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继续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工程技术试验,不断迈出我国深空探测新步伐。

 

5 首台国产CPU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验收

 

 

9月11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大项目——“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验收专家组认为,“神威蓝光”在高密度组装技术、全系统水冷技术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共8704个CPU,全部采用自主设计生产的申威1600处理器,整个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为1.07千万亿次。

 

“神威蓝光”的性能功耗比超过741MFLops/W(百万次浮点运算/秒·瓦)。这意味着1瓦的电灯泡亮1秒的电量,神威蓝光能进行7.41亿次浮点运算。

 

基于“神威蓝光”系统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已为30多家单位、4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技课题提供计算服务,计算资源利用率峰值在60%以上,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6 戊肝疫苗研制成功

 

 

科技部1月11日在京宣布,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这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的戊肝疫苗项目课题组努力攻关,取得了多项核心原创发现,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疫苗,并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的核心技术体系。其团队先后在《柳叶刀》等学术刊物发表了26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及疫苗产业会议上报告进展。

 

课题组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中,第三期试验在10万健康人群中接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部流行病与监测分布主任Scott D.Holmberg发表评论认为:“戊肝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该戊肝疫苗临床试验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7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由国防科工局协调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成功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我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关键技术70余项,获得了近20项国防科技成果及相关专利授权;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动机研发体系;围绕该型发动机研制所需的近50种新材料攻关,促进了相关领域基础技术的发展。

 

8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该项研究成果2月12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随后,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取得了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2月23日《自然》杂志上。《自然》杂志专门为此发布了新闻简报,审稿人认为:“非常重要的原理性实验,一个艰苦卓绝的英雄主义的量子光学实验,是对拓扑纠错这一当前量子信息处理最引人注目的范例中关键一环的实验验证。”

 

潘建伟小组还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光电所等合作发展了高精度的光跟瞄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纠缠分发,通过地基实验证明了实现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8月9日的《自然》杂志上。

 

9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

 

 

中微子混合角θ13是物理学中28个基本参数之一,它的大小关系到中微子物理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和宇宙起源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相关,是国际上中微子研究的热点。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来自全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38个科研单位组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3月8日宣布,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振幅,精度世界最高。该结果加深了人类对中微子基本特性的认识,得到国际高能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并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10 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建成

 

 

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落成。该射电望远镜高70米、重2700吨,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射电望远镜,总体性能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的100米射电望远镜和意大利的64米射电望远镜。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合作项目。据介绍,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频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该射电望远镜采用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坐落在采用无缝焊接技术全焊接而成的直径为42米的方位轨道上,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最高指向精度要求优于3角秒。

 

获得提名的其他候选条目

 

(按报道时间先后为序)

 

首个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完成

 

华中农业大学3月21日对外公布了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完成了甜橙基因组拼接与注释,获得了较高质量的甜橙基因组。这是中国自主完成的第一个果树作物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目前最为完整的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11月26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甜橙基因组图谱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此次甜橙基因组测序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法(WGS)策略,进行双末端测序,得到数据总量约为200G,拼接后的序列覆盖87%的柑橘基因组,获得注释的基因近3万个。

 

世界最大人胚胎干细胞库建成

 

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卢光琇带领科研团队,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胎干细胞库,可为干细胞治疗提供重要种子资源,并为解决胚胎干细胞应用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极具创新性、可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也相继在这里建成。

 

卢光琇团队建立的人胚胎干细胞系已达300多株,使保存的早期微量细胞的复苏效率超过了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基因完全纯合的人类孤雌干细胞系。

 

截至目前,卢光琇团队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际国内专利9项。

 

东方超环创两项托卡马克运行世界纪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的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7月10日顺利结束。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几年来,东方超环吸引了欧、美、俄、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大批科学家前来开展合作,美国能源部也将EAST列为未来美国磁约束聚变合作的首选装置。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原因

 

7月15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揭示引起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系统性地区差异最可能的原因:两大环流(减弱的印度季风和加强的西风)导致的喜马拉雅地区降水减少和帕米尔地区降水增加,与第三极冰川呈现的空间差异有密切关系。为国际科学界全面理解这一地区的冰川动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项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瑞士冰川学家Tobias Bolch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该地区冰川的最全面研究。该成果还被2012年美国科学院1份关于“喜马拉雅冰川—气候变化、水资源和水安全”的报告重点引用。

 

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建成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8月9日首次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第四个掌握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总体设计、集成、调试和运行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国家。相较于传统的火力电站,该太阳能热发电站按当地光辐射量年发电195万度计算,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663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36.6吨,二氧化硫17.5吨,粉尘颗粒136.3吨。该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目前,已实现1.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稳定发电运行。该电站具有多种发电模式,可方便地进行各种太阳能热发电科学实验。

 

超配位碳体系研究获重要进展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嶷及其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化学快报》上报道了目前理论上发现的最大配位且稳定的碳分子体系。之后,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化学世界》的网站主页封面故事中对该成果进行了介绍。高嶷及其合作者发现,只有钛原子能够和碳形成七配位的超配位碳分子体系[CTi72+],而这是目前为止理论上发现的最大配位且稳定的碳分子体系。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配位化学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为理论寻找和实验合成更多超配位碳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肽合金化合物,也在航空航天、军事、汽车、医用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我国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研制成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2所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并通过科技部的项目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设计、制造能力,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高温超导电机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高温超导电机技术是一项涉及应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的多学科高新技术,随着高温超导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温超导电机技术将实现工程化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12所突破了高温超导电机的主要关键技术,样机已完成多工况试验,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电机及低温系统运行稳定,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集成光漩涡器件研制成功

 

中山大学教授余思远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在硅基光波导芯片上首次集成了“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报道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及其期刊网站主页。

 

余思远团队发明的集成光漩涡发射器件,尺寸只有几个微米,比传统光学元件小数千至数万倍。该器件基于硅基光波导,可以在光子芯片上通过光波导互联,构成大规模的复杂阵列,并可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工艺制作。

 

专家认为,该成果开辟了集成光子学领域的一个新前沿,将使人们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制作光漩涡器件芯片,开发出原来不可能实现的全新应用领域。

 

“子午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我国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10月23日在京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科学运行。这项工程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为我国卫星、通信、导航、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子午工程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监测空间范围最广、监测方法和手段最全、监测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处于国际同类科学装置的领先地位。子午工程总经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子午工程的建成,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支撑我国空间科学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PET数字化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领的团队,经过11年努力,攻克了高端医疗仪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英文缩写PET)数字化这一世界级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数字PET小型机器。一年多来的小动物实验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成像图像空间分辨率已达到0.87毫米,即可以检测到最小单位为0.66立方毫米的病灶,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专家验收认为,这一成果利用自主研发的PET高速闪烁脉冲数字化获取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在PET领域的技术突破。谢庆国团队现有授权专利17件。这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核科学与技术的顶尖国际期刊IEEE TNS上。

1 2 下一页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