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科技三会”隆重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大众传播时间:2016-05-31 15:53:50

简介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场高唱国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场高唱国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出席。

  “三会合一”媲美1978年“科学的春天”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按惯例每4年召开一届,上次会议在2012召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特别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会上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两院院士大会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均每两年召开一届,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的盛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国家科技思想库,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8日关于创新会议里,从关键领域、研发机制度设计三个方面为今后的创新政策定下了基调。

  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政策草案并进行领导换届选举。中国科协横跨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覆盖面较大,是中国重要的科技思想库。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审议《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草案)》,有可能对科技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上一次“三会合一”是在1978年,届时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扫清了十年动乱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治障碍,为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大会通过文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布置。大会后的六年内科技创新政策数量猛增至421份,构建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初步框架,逐步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探索,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进步准备了条件。

  当前中国再一次走到关键时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亟需进行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科技创新被视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此次三大顶级科技会议历史性地联合召开,参会人员规模之大,与会人员规格之高,所要解决问题之严峻,近40年历史上只有“中国科学大会”能与之媲美。虽背景不同,但任务相似:加速完善配套政策,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

  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从新中国“一穷二白”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创新进步撬动兴国强国杠杆,托起民族希望。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1996年,奥地利。面对导师:“你的梦想是什么?”的提问,时年26岁的潘建伟如是回答。

  2001年,他放弃海外教职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实验室;今天,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正积极建设;“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即将遨游太空……

  “如果抢占量子通信先机,就有望抓住由模仿者变成引领者的机遇。”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说,“我们的研究蕴含新的国家力量。”

  国家力量,来自科技进步——

  纵向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

  横向看,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火种。创新,是支撑民族复兴的脊梁。进入“十三五”时期,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更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

  基础科学突破——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高温超导、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干细胞研究、中微子震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工程技术成果——正负电子对撞机、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海洋石油981”平台、C919大型客机……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积极投身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当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成为重要支撑。2015年的一组统计数字令人欣喜:

  ——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835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科技创新正在呈现两个深刻变化:一是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二是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

  科技支撑综合国力、提振经济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从哪里来?

  ——从向着光明的中国道路中来。

  2014年6月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与共和国的科技脊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相聚一堂。总书记强调——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十三五”规划用专门篇章部署未来5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描绘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作出了“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的总体部署,以构建中国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驱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集结号”已然吹响。

  ——从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中来。

  毋庸讳言,我国创新基础依然不牢、原始创新不强、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科技经济“两张皮”,核心技术“缺芯少魂”。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割除“痼疾”,为创新驱动发展“松绑”。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战已经打响。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出台,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开花。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100多项任务聚焦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矛盾,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明确分工、把握节奏、分步实施。

  一项项改革举措,彰显中国发展新“路径”: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

  一个个具体措施,展现中国发展新“算法”:用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激发社会创新创造的“乘法”。

  ——从激情燃烧的创新创业中来。

  创业是创新的载体,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小米手机做大做强、大疆创新的无人机飞得更高、小鱼儿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快速走入市场……一批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担纲核武器研制重任的核九院,也在创新创业。诞生于核九院的中国久远高技术装备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封闭到直面市场竞争,挑战很大。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型企业。”

  “我们干一切事情都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思考创新理论、运用创新方法,把创新发展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穆荣平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科技进步是强大引领,创新发展是动力源泉

  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科技,帮助中国养活世界22%的人口——

  “13亿人吃饱穿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面对过的世界性难题。科技部部长万钢清晰记得,1969年他当生产队长时,乡间流传的目标口号是亩产粮食600斤“过黄河”,800斤“跨长江”。

  如今,海南三亚超级稻“超优千号”示范基地,80多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抚摸着“超优千号”饱满的稻穗说:“这里亩产已经达到940多公斤。”

  农业部数据显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增长从拼资源、拼投入转向拼科技、拼研发。

  科技,解决现实难题,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轻松解决婴幼儿、肥胖患者扎针找血管的难题;带上一块腕表,小孩、老人就能自动定位,不怕走失;大气灰霾污染源解析,找到了制造雾霾的“源头”……

  药学家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中国人原创的青蒿素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赖远明团队成功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无法攻克的世界性冻土难题”,创造了“天路”奇迹;裴端卿团队发现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

  从实验室到火热的生活,从宏观到微观,一个个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努力和付出,让一个个科学新发现逐步变成应用;一台台仪器或关键部件研制成功、一个个生产技术细节得以改进跃升,为现实生产生活带来一点一滴的变化。

  科技,改变人生命运轨迹;创新,让机遇在创业中勃发——

  成晓华,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创始人、U盘发明人之一,他和同伴创立的公司几年间完成了年销售额过亿的飞跃。

  如今,成晓华华丽转身,成为“创客导师”。“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做企业,我自己走过了一条创业路。技术创新在哪里,我们就会引入风投资金,从十万级到百万级,甚至更大。我会告诉年轻的‘创客’,哪里有沟坎,指导他们如何避开风险,整合创客团队,和他们一起成长。”成晓华说。

  毛大庆,万科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放弃高薪和顶级职业经理人的“光环”,打造出一个孕育科技创新的创客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大潮势不可挡,这是一次国家命运的拼搏。如果我能参与到这场拼搏里,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远比挣钱重要得多。”这就是毛大庆的人生选择。

  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一根网线改变中国。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标志中国互联网起步。如今中国,网民超过6.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装备制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向着价值链高端努力攀登。

  向创新要效益,“绝版货”取代“大路货”、成套总包取代单机制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依托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合奏出中国经济新强音。

  华为、联想、中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

  新思路,孕育新变化;新动能,释放经济发展巨大潜力——

  深圳,已经率先实现动力转换,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深圳经济增速从年均25%急跌至个位数。面对加工贸易断崖式下跌,深圳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3年,深圳又着手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未来产业。

  转危为机,渡过难关。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一个个新兴产业在深圳崛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十二五”期间,深圳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近20%,产业总规模从8750亿元增加到2.3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8.2%提高到40%,成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引擎。

  “深圳这些年发展质量比较好,相当一部分是靠新产品、新技术。”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说,“新技术产生新需求,以新供给刺激新需求,以新需求拉动新供给。”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初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

  从创新驱动到新空间、新产业、新机制,从科技强到人才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十三五”开局,“新”字当头、“强”字叫响,汇聚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说:“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全面创新,将为中国插上圆梦的翅膀

  放眼世界,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科技革命改变国家力量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后,人类已经迈入生物经济时代——

  深圳大鹏街道下沙片区“禾塘仔”,山谷间,一片建设规模11.6万平米阶梯式建筑,宛若“哈尼梯田”。这里,就是生物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刚刚竣工的中国国家基因库。

  1999年,华盛顿大学汪建等几个年轻人“自作主张”,以中国代表的身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同年,华大基因成立。

  弹指17年,华大基因由最初不足10人的“手绘作坊”,蝶变成“世界基因测序航母”:人员逾5000名,测序能力全球第一,相关技术应用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医院单位。更关键的是,他们研制并大规模生产了通往生物经济时代的工具——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华大基因,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万钢说:“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新改革带来新希望。

  “创新驱不动”,科技成果转化是“瓶颈”。转变观念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让科技创富不再是神话。

  去年8月底,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完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大修”,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根据新政策,50%的转化收益归团队、个人,20%作为团队研究经费。2015年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金额8亿元,达到前5年转化总额。

  所长蒋华良说:“激发科研队伍创新热情,就是要让成果转化收益和科研人员利益紧密捆绑。”

  国家出台政策,对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要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总额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奖励,且上不封顶。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稳步推进,“对症”科研经费管理“九龙治水”“多头申报”“资源碎片化”“科研人员疲于跑项目”等痛点“下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改进院士制度、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制度藩篱的渐次拆除,进一步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说。

  ——新动力积蓄新势能。

  大学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创业者,被称为创新创业的“新四军”。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北京中关村到武汉光谷,从四川成都到上海张江,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

  “这是中国创业者的黄金年代。”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说。

  1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和增长极,与498家众创空间、60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共同形成接续有序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中国创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创业的人达到54.5%,35.5%的人未来3年有创业可能。

  创新创造和市场规则相融合,正集聚起“创时代”的澎湃动力。

  ——新自信成就新梦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拥有超越和腾飞的无限可能。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

  中国究竟凭什么夺得物联网标准制定权?

  “中国是兼容并蓄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反对者没有提出比中国的基于‘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更好的标准化架构。”物联网专家、感知集团总裁刘海涛自信地说。

  “如果把单一的传感器连成网络体系,像团队一样分工协调地干事,一定比单打独斗厉害!”1998年,一个思想的“小火花”让刘海涛兴奋不已:随着芯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个全新的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的物联网系统将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火花、火种、点火系……

  刘海涛将物联网思维应用于指挥交通、环境健康评估、食品安全全程监控等领域。中国科技精英正在用“互联网+”“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未来时代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科技“第一生产力”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提升——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

  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表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持续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有越来越多最好的研究是在中国发起、主导和完成的。

  天地即征程。中国正向未知与未来发起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走向未来的“三步走”战略——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这是面向2030年的重大项目清单,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脑科学……

  眺望未来——

  2016年,中国将建成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将进行首飞试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建成……

  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一号”;2019年,中国“彩虹鱼”海底万米深潜器将载人冲击万米深海极限;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这是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当如同阳光、空气、土壤、水,带来万物生长的决策、基础、智慧、资金同时具备时,人们相信,创新的中国在科技的引领下必将赢得光明的未来。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