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XX ”的风行已经有段时间了,不只是科技界在不断推出新品想给人一种“身在未来”的感觉,零售商也寄希望于某些和智能沾边的销售手段能让自己显得更年轻有意思。
这种尝试横跨零售界。家居用品店Lowe’s Cos. 在2015年底推出了 “Hologram”,让消费者戴上 VR头盔自主设计空间;Nordstrom也逐渐用聊天机器人取代了线上线下的商店导购,在节日期间为购物者推荐礼物点子;女装零售 Rebecca Minkoff 推出了智能欢迎墙,让顾客进入店内时自主选择饮料和要试的衣服。
另一个很时髦的产品是智能试衣镜,它可以显示不同颜色的同款在白天和夜晚的效果,如果顾客暂时不想要,可以在镜子上“保存”当前所试产品,镜子便会把保存物品发送顾客手机,方便其以后去网站购买。
然而这些看起来很高端的点子并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移动商务分析公司 GPShopper 和市场调研机构 YouGov 的调查显示,对于上述那个智能镜子,只有18% 的人认为这可能会提高他们的购物体验。一位分析师更是尖刻地指出,“Tory Burch 和 Rebecca Minkoff 基本是同时创立的嘛,现在前者比后者做的大得多,人家的试衣间里也没有魔法镜子,所以魔法镜子对于成功的公司来说根本就不是必须的。”
对于发展良好的公司来说,意图提升体验的智能手段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一般的零售公司,这种赶时髦的办法散发着“一头热”的尴尬。商家和消费者,在技术方面有点“断联”,GPShopper 的联合创始人 Maya Mikhailov 认为,当零售商都希望从最新的技术上吸引消费者时,多数消费者只想静静地买完东西走人。
显然,双方的关注点不一样。零售商想靠科技噱头吸引人,但消费者只重视服务的实际效用。而现在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到能让大家满意的程度。拿聊天机器人举例,任何稍有名气的公司都在拿聊天机器人的服务取代人力,但是它们能提供的帮助往往非常有限——去年 5 月的某天,一个 Facebook 用户在 ASOS 主页询问退货事宜,却被机器人 “ASOS Ashley” 一再打发,之后这件事演变成了一场狂欢,用户纷纷去 ASOS 调戏只会自动回复的机器人。
图片来自 Mashable
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永远是有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也许商家们应该停止跟风,琢磨一下顾客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个数据可能会帮到他们——超过 50% 的消费者认为,自助付款是购物时最能提供帮助的。其中的信息已经很明显了——别理我们,我们只想静静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