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科技该有大作为
■本报记者 王佳雯
话题:科技扶贫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又给精准扶贫工作紧了紧阀。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更需要相关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多花些心思。科技的力量或许可以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新思路的切入角度。
自2016年,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发布“科技扶贫行动方案”以来,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得到了各界重视。而在扶贫中,科技究竟有何作为?脱贫工作如何在技术支撑下创新模式,为贫困人口带来实惠?对此,代表委员们有话说。
访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农林科学院院长王舰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戴晓凤
技术让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中国科学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科技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孙丕恕:长期以来,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普遍使用“漫灌”手法,低效的根源在于无法实现“精准化”。我认为实现精准扶贫,要解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评估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扶贫工作中,开展大数据精准扶贫,可有效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致贫原因摸清楚,把帮扶措施落到位,把扶贫政策送到家,从而打赢扶贫攻坚战。
《中国科学报》:科技成果如何应用到精准扶贫的实际工作中?
谢德体:精准扶贫要有针对性,科技人员应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农业技术、手艺。只要掌握了技术,无论在当地谋生或出去打工,都能帮助贫困人口解决问题。过去扶贫工作,光靠送羊羔、猪崽、种苗,解决的都是暂时性的问题。现在依靠科技扶贫,可以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王舰:我所从事的马铃薯研究和扶贫工作联系也很紧密,在西北地区是老百姓最主要的一个收入来源,对扶贫工作的影响也是比较直接的。我认为,科研人员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研究做好,让老百姓通过应用我们的技术成果增加收入。
智力扶贫不容忽视
《中国科学报》:如何看待智力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谢德体:真正扶贫还是要扶智力,让贫困人口掌握一定的技术、学习一定的知识,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另外,政府采取下派干部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都是派下去具有一定技术、知识的干部,这也是智力扶持。村干部文化知识层次越来越高,就更易于解决贫困问题。如今,国家号召大学生、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到贫困地区去任职,包括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回家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科学报》: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戴晓凤:我建议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的根本目的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正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就成为当务之急。
扶贫模式创新还需因地制宜
《中国科学报》:科技如何帮助精准扶贫工作创新模式?
孙丕恕:大数据精准扶贫就是一种创新的扶贫模式。它就是按照“扶贫+”的思路,运用“互联网+”等云计算技术,融合扶贫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的数据资源,用大数据甄别贫困人口、管理扶贫项目和资金、开展贫困监测和评估,进而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各级决策层、各级扶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级监管部门提供资源协助,为贫困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谢德体:从今后农村发展和城市人口对旅游的需求来看,乡村旅游是很好的产业,应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贫困、持续脱贫之后如何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区位优势创新扶贫模式,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
《中国科学报》:对精准扶贫工作还有何意见建议?
谢德体:我认为,应当将乡村旅游用地增加为一种用地类型,从建设用地层面保障农村发展的权利。同时,在扶贫工作中,还应注重扶植乡村集体经济,使之成为脱贫以后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途径。
戴晓凤:我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明确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统一建设与管理标准,并将贫困地区列为优先发展区。同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员配备、保障教师待遇等措施,让贫困家庭孩子享受公平教育资源。
《中国科学报》 (2017-03-09 第4版 两会)
相关专题:2017年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