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防科工局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座谈会。会上宣布,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决定共建16所高校,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建25所高校,并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统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建设,优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布局,支持打造一批一流的国防特色高校和国防特色学科,以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表示,近期新闻,建设好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的协同,既要潜心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也要瞄准装备研制需求,形成充足的技术储备;要抓好产学研用的协同,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院所之间,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创新联盟,形成创新合力;要抓好军民科技的协同,加强开放共享,强化体系融合;要抓好政策链与创新链的链接,让政策更好的引导创新、激发创新、服务创新。
许达哲说,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建设,对于大力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十三五”时期,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共建高校要着力提高基础前沿探索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以及重大专项、重大工程支撑能力,真正成为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力量,成为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为国防军工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支撑,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局积极开展共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国防军工专门人才,产出了一批服务国防军工事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建设了多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时期,抓好共建高校建设,要加强部门协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一流军工人才;要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出一流科研成果;要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一流国防学科。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防特色高校和拥有国防特色学科的共建高校向军工单位累计输送毕业生近12.5万人,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共建高校与各大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学科领域涵盖机械制造、微电子、信息、材料、光学、核物理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信息、核工业等军工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座谈会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代表和部分军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领导作交流发言,,介绍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畅谈后续工作思路,并围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协同体系建设、推动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主持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建华、徐占斌,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王承文出席会议。教育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特色高校、共建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