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来自日本的萌萌的表情包们终于登上了纽交所的舞台。
即时通讯软件LINE周四在纽约上市,公司形象的代表“人物”布朗熊和可妮兔站在一众公司大佬两边一起敲钟。
它俩可能是第一对在纽交所敲钟的卡通情侣!
Line在交易首日的表现堪称惊艳。
开盘报42美元,较32.84美元的IPO价格大涨30%;收盘报41.58美元,较IPO价格上涨26.6%。
公司市值开盘首日达到93.4亿美元,不仅是今年最大科技IPO,还创下了今年美股最大IPO。
根据IPO计划,LINE7月15日还将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其实还是来晚了,Line曾错过最佳上市机会
如今人们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即时通讯软件上,越来越多的线上行为可以在通信软件内完成,即时通讯成为绝对的“大生意”。
但其实,即时通信的流行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虽然Line算是第一个上市的聊天软件,但它迈出这一步还是晚了。
而其实,Line原本有机会在2013年就完成上市。
2013年,免费聊天应用的概念正开始普及,当时Line的母公司韩国公司Naver曾准备过Line的IPO。
可惜Naver2014年最终决定推迟IPO。
Naver认为,Line在当时已经盈利,母公司有资金实力支持Line的发展,认定推迟上市的话,IPO价格会更高。
但是事与愿违,Line在此次上市前的估值,与2014年夏季Line首次计划实施IPO时相比,也几乎缩水了一半。
如今,Line在即时通信软件用户数上也仅仅排在第六。
排在它前面的,大都背靠金主: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背靠数千亿美元市值的Facebook、微信属于在香港上市的腾讯、Skype也是微软的重点业务…
Line的烦恼:去哪里寻找用户与市场
事实上,现在并不是科技公司上市的最好时机。
有评论认为,敢在这样的“寒冬”里上市,Line的“勇敢”更像是一种无奈,再拖下去,能够靠上市得到的资金将变得更少。
现在Line所面临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用户增长问题。
招股书显示,Line在日本,台湾,泰国是月活跃用户数最高的应用,在印尼也排在前三。这些地区的用户增长,也帮助Line在过去三年中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增长了两倍。
但是,难以掩饰的一个问题是,Line的月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已开始放缓:
对比而言,同为活跃在亚洲市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今年Q1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大增39%,已达到7.6亿之巨,是Line的三倍多。
所以,仅仅拥有日本、泰国、台湾市场注定不够。
Line正在发力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甚至中东市场。但在更大的诸如欧洲、美国这些主流市场,Line可能已经失去了机会。
(图片来源:彭博)
即时通信市场算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最先抢占市场的应用只要不太烂,逆袭机会就不大了。
就拿韩国来说,虽然Line的母公司就是韩国的Naver,但也无法帮助Line来挑战KakaoTalk,后者已经在韩国市场获得统治地位,更不用提Facebook Messenger以及Whatsapp所把持的欧美市场。
用户不好涨,卖萌那套能管多久
比较遗憾的是,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虽有14亿人口之巨,但受制于墙的Line无法进入这个市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为IPO进行宣传时,投资者都很关心Line重返中国大陆的问题,因为这对于Line的用户增长极为重要。
但Line的董事长出泽刚却坚持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其在日本市场的盈利能力上。
看来Line也明白,在用户增长变得越发困难的时候,想办法让忠实用户增加消费更重要。
从Line的营收结构看来,他们在这方面确实是有自己的一套。
围绕这些最忠实用户,Line已经建立起一套“生态圈”,贴图表情、游戏、服务等等功能,这些都是Line盈利的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根据Line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35%,而内容(游戏和音乐)贡献的收入占了35%,通讯(卖贴纸表情和主题等)则占22%。
这使得Line与其他即时通讯软件相比显得很特别,以布朗熊、可妮兔为代表的贴图以及衍生的产品,乃至它们代言的手机游戏,给Line带来了可观的营收。
但是,想要维持收入增长还要依靠整体用户数的增长,只靠已有用户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
事实上,Line的这个生态圈已有疲态。
Statista的数据显示,Line的游戏下载量正在出现下降。游戏是个更新很快的领域,一款游戏很难保证“万年青”。
Line在IPO文件中也承认,其大部分游戏收入是依赖在少量几款游戏产品上,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很难改变。
同时,月付费用户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也出现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