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董子畅)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领先仿生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走出听障,歌唱梦想——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圆梦索契”的活动14日在北京举办。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现场与来自慈善机构、医疗机构的领导嘉宾、听力专家、以及听障儿童和家庭分享了成功背后的故事,旨在通过他们的经历,让更多听障儿童和家庭得益于先进的听力技术,激励听障儿童和家庭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听力残疾率为2.11%,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每年新生听力障碍儿童2.3万,听力障碍儿童整体人群超过460万。而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新生儿数量增加,听障儿童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朱晓峰表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听障康复事业。自2009年起,启动了“集善工程助听行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直接受益人群3万多人,累计带动各地帮扶听障儿童和听障成人30多万人。
此次索契世界歌唱比赛饰演越过龙门小鲤鱼的合唱团成员——李可新,今年八岁,出生后被检查出双耳重度神经性耳聋。幸运的是,一岁多时她植入了人工耳蜗。现在的小可新上二年级了,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神经性耳聋医学上又称“感音性耳聋”。由于遗传、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等原因导致内耳的听觉毛细胞受损、缺失或坏死,从而无法将外界声音由机械能转换成生物电讯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通常感应性耳聋造成的听力障碍是永久性的,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方法可使耳蜗内毛细胞再生。为了避免错过言语中枢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听障要早发现早治疗,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康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仕明指出,人工耳蜗目前是解决重度和极重度耳聋的唯一有效手段,它在全球已经给几十万听障者带来福音,我们认为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仅为听障儿童带来声音,而且应该让使用者听到更多的声音信息、在嘈杂环境言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听力同时能够让使用者欣赏音乐。
据悉,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是全世界第一支全部由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组成的合唱团,今年7月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参加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世界合唱比赛”,并获得了表演民谣组公开赛银奖。未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致力于发展成为全国性质的公益组织,以及听障儿童(尤其是人工耳蜗儿童)的音乐康复训练和教育体系的建立。通过实践,总结科学的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家庭训练法,以及成套的音乐、朗诵、表演、形体训练教程。(完)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听力科技助力听障儿童唱出动听乐章
欢迎关注四川新闻网资阳频道官方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