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上就办”的重点工程,深圳湾治理进入快车道,图为市民在深圳湾公园游玩。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对话
南方日报:在深圳创新发展中,政府如何与市场共同发力,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创新体系需要顶层设计,使我们从跟踪式创新变成引领式创新,形成好的社会氛围。最近我细读了《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政策凸显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魄力,也让光启产生了强烈共鸣,进一步激发包括光启在内的创新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其中对新型科研机构的支持政策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以科学家命名组建科研机构,还是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或由海外创新团队组建的新型科研机构,最高的支持可达1亿元,这不仅是对创新机构、科研机构的支持,实际上也是对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的一次宣誓。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为了适应和引领这样的发展和变化,创新机构的组织、建设等需要探索更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此次出台的文件对此支持力度很大,改革的决心也很大。
此外,将“支持龙头企业去海外建立创新基地、建立创新孵化器”明确写入政策文件,在我的印象中还是首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点,创新资源是全球布局的,深圳鼓励龙头企业到全球发展形成创新网络,意味着深圳开始迈向国际化,力求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前沿阵地的新竞争者,面对硅谷、加拿大、欧洲、以色列等竞争对手,有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深圳引领式创新的能力。
南方日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深圳尤为浓厚,您如何看政府在推动创新氛围及创客发展中的作用?
矽递科技总经理潘昊:去年首届国际创客周活动期间,矽递科技和柴火创客空间邀请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客及创客团队,他们对深圳市政府打造及构建的创新环境、政策都给予了很高评价,也非常认同深圳“国际创客之都”的形象。由此可见,深圳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大力构建创新土壤,成效很突出。
如今的深圳已是国内外创客和硬件创业者心中的“好莱坞”。创客的核心精神是“折腾”与“嘚瑟”,即大胆创新、敢于分享,这与深圳的创新文化精神一致。通过对创客的支持,深圳拓展了城市自主创新的主体范围,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范围拓展至创客、个人。
近期,深圳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很多困难和棘手问题。比如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众创空间、打造创新创意品牌、鼓励行业组织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等,都有助于创客更好地与成熟产业对接。新政出台让创客和创业者根据自身优势,依托众创空间的对接资源,多渠道选择产业并帮助优化。创新跨界亦可进一步带动各产业与科技的大融合,通过这些政策,让深圳产业走出一种理念超前的创新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戴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