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跨界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引入跨界思维,跳出监管部门看监管,不仅能启迪监管人员思维,形成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新思路,而且会在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跨界思维中的发展思维
某市无证桶装纯净水企业一度泛滥,生产条件差,监管部门取缔难度大。后来当地监管部门在现有的生产企业中选择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家,促成其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一个年产40万吨的纯净水大型生产企业,严格按生产规范生产合格的桶装纯净水。同时,引导无证生产企业主动关闭生产线,转而与其签约建立合作关系,统一销售该企业的纯净水。而当地监管部门也由以前监管50多家小型纯净水生产企业变成以监管一家大型生产企业为主,实现了对全市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和纯净水质量的全程追溯,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管效能。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是通过食品产业的高度集约化、规模化,保障食品生产的规范化和质量的可追溯性。从我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来看,单纯从监管角度抓食品安全监管,都会遇到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少、监管手段弱等普遍矛盾,进而影响监管效果。上述事例中,当地监管部门跳出单纯监管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用发展的思维把食品安全监管与食品产业升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无证生产企业将现有的销售网络优势与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优势相结合,促进了该市纯净水产业的转型,以发展促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促监管到位,较好地实现了监管目标。同时,由于市场整合的方式兼顾了大型企业与大量无证业主的利益,避免了因强制关停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体现了很好的监管综合效能。
跨界思维中的全局思维
长期以来,小餐饮存在多、小、散、乱等特点,是食品安全监管难啃的硬骨头。深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滞后,没有为小餐饮提供集中的、设施配套完善的经营场所,导致小餐饮在城市大街小巷“插花式”分布,而这些经营场所基本上都没有符合餐饮经营卫生条件的供水、排水、排烟设施,事后改造难度非常大,仅凭食药监管部门有限的职能和手段进行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解决小餐饮监管难题,发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是关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树立全局思维,把小餐饮的监管由部门监管提升到政府协同治理的高度,站在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位考量和统筹,避免部门各自为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首先,城市规划部门要统一规划餐饮服务集中经营街(区),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安装配套的经营设施,对小餐饮实行集中经营、集中管理,打造具有地方风味的美食街,把小餐饮从包袱变成城市的亮点和名片。其次,商务部门通过统一规划商业网点、招商引资和定向经营的办法,大力建设美食城,为小餐饮提供固定经营场所。第三,城市管理部门应开辟临时经营区域,对食品小摊贩实行集中经营,使商者有其市。同时,作为主管部门的食药监管部门也要跳出唱独角戏的思想樊篱,善于从公共治理的视角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谋划工作,推动社会共治。如向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把小餐饮改造挤进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中去,取得小餐饮规划和发展的话语权。同时,加强与城市规划、商务、城管、环保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开展联合整治,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有效的共治机制。如此,小餐饮的各种乱象将会迎刃而解。
跨界思维中的角色思维
监督生产经营者落实自律制度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又一难题。究其原因,是生产经营者缺乏自律的压力和动力,仅靠监管部门的他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生产经营者自律的内生动力是什么?监管部门不妨换位思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本质是逐利,并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认为落实自律制度增加了成本,加重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违法成本比不履行这些义务而得到的利益低得多时,生产经营者就会失去履行食品安全义务的积极性。既然生产经营者最看重的是利益,监管部门就可以围绕“利”字做文章。
食品生产经营者最大的“利”,就是产品的销量以及影响其生产经营的声誉。如国家实行食品电子监管码制度,规定凡是外包装上没有电子监管码的食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因为通过手机扫监管码可以实时查询食品的相关信息,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产厂家,所以消费者都愿意购买有电子监管码的食品。同时,引入消费者、同业者、职业打假者等经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监督,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和有奖举报措施,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权威性,让不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受到行政监管和市场的双重惩戒。此时,如果食品生产者不履行企业责任,为了节省成本不落实电子监管码制度,消费者就不会去购买其生产的食品,生产者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市场,也就无“利”可图,这就迫使其完善食品生产和管理控制体系,进而间接地解决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难题。反之,如果一味从监管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怪圈,难以找到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