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中餐繁荣培训基地的学生正在练习雕刻技法。
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28岁的何小龙右手持刀,左手轻轻按住白嫩的豆腐,凝神静气,细细切下去。先切成片、再切成条,而后切丝,等到他用刀将一薄片豆腐倾入装着清水的碗中,细如发丝的豆腐仿佛一朵洁白的菊花,盛开在翠绿的碗底。
繁荣计划旨在提升中餐形象
这是位于扬州大学的海外中餐繁荣培训基地。“一块5平方厘米的豆腐,大概可以切出1万根吧。”何小龙是扬州大学烹饪专业的研究生,正在练习传统淮扬菜中的“文思豆腐”的刀工。在他旁边,另一位大二学生正在练习将一根萝卜切出90米的长丝。无与伦比的刀工,令参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扬州大学是全国较早开办烹饪高等教育的院校,其旅游烹饪学院也是国内唯一拥有本、硕、博学位授予点的餐饮专业学院。2014年,作为“海外惠侨工程”八大计划之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推出“中餐繁荣计划”,将提升海外中餐业水平,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作为重点,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是国侨办确定的中餐繁荣培训基地。
从1850年第一家中餐馆在美国开张,海外中餐已有160多年历史。《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90%以上的海外华侨华人从事餐饮及其相关行业,海外中餐馆数量超过40万家。但八成以上的中餐馆处于初级水平,规模小、就餐环境不佳,“上不得台面”。
“中餐繁荣计划”应运而生。2015年7月,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提出,要“以食为本,固本强基,提升中餐在全球的整体形象;以食为缘,携手兴业,促进内外中餐业联动发展;以食为媒,服务社区,做海外和谐侨社建设的骨干;以食为桥,沟通中外,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使”。
“春节送年饭”,打响第一炮
2016年春节期间,国侨办组织了以扬州大学中餐繁荣培训基地为主体的“中餐繁荣访问团”“春节送年饭”活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介绍,“中餐繁荣访问团”一行赴美国、智利、秘鲁3个国家的5个城市,举办了包括中餐饮食文化的讲座、中餐技艺的培训、精品淮扬菜的年夜饭品鉴活动。
“年夜饭品鉴活动,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洛杉矶,有50桌的规模。这些国家都很喜欢中餐饮食文化,他们对中餐技艺的需求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周晓燕介绍,他们还与智利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秘鲁有近4000家中餐馆,他们对中餐培训非常欢迎。“第一炮打得很响”,增强了他们对海外中餐培训的信心,周晓燕希望送年饭活动能够打造成品牌,延续下去。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党委书记蔡丽娅介绍,中餐繁荣基地计划重点打造中餐繁荣教育培训、对外交流、中华美食宣传、早餐创新研究及中华餐饮产业五大平台。2015年9月,该院建立的“中餐繁荣网上课堂”,已率先在美国西雅图上线。全球网友都可免费观看、学习中餐大师的教学视频,“一对一”学习中餐、特色年夜饭制作手法。
文化“走出去”,美食无国界
作为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晓燕受访时表示,为了生存下去,多数海外中餐馆都会迎合当地饮食习惯,在口味上进行调整,导致许多中餐“中不中、洋不洋”。他认为,“迎合永远做不大,只能做底层。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坚持中餐的‘本味’、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他说,“把最好的美食带到任何一个国家,大家都会欢迎。”
周晓燕介绍,去年他们赴西班牙参加一个全球厨艺大师的峰会,“那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面对800位大师,我们主要介绍中国厨艺中的刀功。演讲之外,做了5分钟现场演示,结果全场起立鼓掌。”周晓燕认为,西餐重视食材的选择,中餐在技艺上强于西餐。他建议,中餐要学习西餐对食材的尊重,提升美感和艺术感,让中餐国际化。
“美食无国界,中餐是文化传播的好途径。”周晓燕说,不是你吃饭,我给你讲国学,而是从一点一滴中展现中华文化。他说,从餐厅的装修设计可了解中国建筑特色,从服务人员的服饰可了解中式服装的风格。他认为,发挥中餐繁荣基地的作用,让中餐“走出去”,既可以让更多人品味正宗中国菜,更要让他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本报记者 孙立极)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7日 19 版)
(责编:袁俪芸(实习生)、陈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