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陈晓卿:透过美食看生死、爱恨与离别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1 01:10:01

简介  ◆文/图 湘声报记者 龚菁琦 ●人物简介●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纪录片项目部主任。 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

  ◆文/图 湘声报记者 龚菁琦


陈晓卿:透过美食看生死、爱恨与离别


  

  ●人物简介●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纪录片项目部主任。

  

  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百年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等。

  

  6月25日,《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携新书《至味在人间》来到长沙。这天早上,他的微博上出现了长沙米粉的肉臊子、剁辣椒、豇豆角的照片,最后还不忘给皱眉的老板和茫茫吃客各来一张。关注食物背后的人,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灌输给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我若是长沙人,就为这一碗粉,哪也不会去。”读书会现场,陈晓卿幽默而风趣。与著名出版人、作家杨葵,互相揶揄取乐,谈写作,谈美食,如同在自家后院一般闲适自得。

  

  第一印象〉〉〉爱吃的和善大叔

  

  “我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美食家,我是一个纪录片工作者,美食是我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儿。”一开口,陈晓卿的声音惺忪中带着磁性。

  

  身材发福,双下巴圆润,麦色皮肤,一笑便露出白牙,坐在台上的陈晓卿,看上去就是一位和善的中年大叔。这个出生在皖北的南方人,说起话来,满是北方人的乐呵味,“小时候在家乡,没啥好吃的,长大后对吃的热情是报复性地大。”

  

  搭配这样的外貌,陈晓卿给人憨厚踏实的印象。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爱吃的人,都是善良的”,自我评价“挺和善,爱给人帮忙,勤快”。杨葵也现场佐证,“有才华的人易自傲,担不起柔软和善良这两个词,但我要说,放陈晓卿身上是受得起的。”

  

  1982年,陈晓卿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因为个子高,不近视,从第一志愿新闻编采专业落进招不满的摄影专业。从此,他与纪录片打交道30多年。

  

  在央视,他拍过反映保姆生活的《远在北京的家》,动因是在火车上听见她们故意卷着舌头说北京话,极想融入北京。他拍反映希望工程的《龙脊》,“早晨开始爬山,到了下午两点才走到一个寨子。”之后,拍文献纪录片《刘少奇》,他采访了极少露面的王光美。他深入阅读党史和传记,能马上说出哪部高级将领的传记含金量最高,哪段史实有出入。

  

  “我觉得我算幸运的,有几年纪录片根本没人看的时候,我还能坚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纪录片。”陈晓卿笑道。

  

  2004年涉足自然类的节目《森林之歌》,被陈晓卿称作关心市场的开始。“当时由国外团队培训,开始做田野调查的东西,问问观众想看什么。”之后的《舌尖上的中国》更是顺应了这一理念。

  

  如今,他偶尔面临的尴尬是,除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观众对他一无所知。一位读者提问:“陈老师,能谈谈为什么到了中年才想拍纪录片吗?”陈晓卿立马回话:“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拍纪录片。湖南广播电视学校,他们的教材起码有6部用的是我的作品,嗯。”最后一个“嗯”字,重重地闭合,斩断了回答。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2》,观众也追问,“都说第二部抒情太多,冲淡了美食的重量,你怎么看?”陈晓卿答道:“别人问我,为什么《舌尖2》关注那么多情感的部分,大家都吐槽了。但我们一看大数据显示,中间换台的观众非常少,几乎都是支持《舌尖2》的,这个情况很真实。我认为这是个很成功的尝试。”

  

  关于美食〉〉〉有质感,还有情感牵绊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陈晓卿立马被冠以“美食专家”的头衔。微博一开,私信爆炸式般涌来。

  

  “大都是推荐美食的,希望我们去拍。翻一翻我都看不下去,都是说我妈做的面条特好吃,你来拍吧,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还有的人说,我们这有个东西,乾隆来吃过。这样的,一般我都不会去。中国饮食界靠两个人打天下,一个叫乾隆,一个叫慈禧。如果把他们的民间美食故事汇集一起,每天吃9顿饭都吃不过来。”说话间,陈晓卿哈哈大笑。

  

  随即,他伸出3个手指头说,“《舌尖上的中国》选择美食有3个标准,一要有传承,是属于中国的,不是说做个烘焙烤个披萨,不是这样的东西。必须有点年纪,像辣条,出生就比较晚。二是唯一的美味,我们这做和你们做严重不一样。像我们为什么不拍做饺子呢?因为北方各省都做,拍了河北人的,河南人会不高兴了。三是通过食物可反映当地人文特色或性格特征。”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里的美食,是立足于食物最初级的两个层面,果腹和美味。以至于健康、环保等各种层面,人各有所持,不尽相同。“人类只有在果腹和美味这两样上,是看法一致的。”

  

  电视台的工作必须考虑大众心理,然而他内心里的个人趣味,是觉得“最好吃的是人”。他和一群年过半百的老男人,隔三差五地约饭。桌上嬉笑怒骂,有聊不完的话题。“吃什么不重要,和谁吃更重要。和领导吃饭会紧张;和讨厌的人吃饭,饭都会变不好吃;只有和喜欢的人,是最舒心。”陈晓卿说。

  

  陈晓卿推崇汪曾祺,认为他的文字,除了写出食物质感,还有很多情感牵绊。“我希望美食是个出发点,通过它,能看到生死、爱恨与离别。这是我的个人追求。”

  

  言意虽落在人上,但对纯粹美味的追求,他也一样痴痴狂狂。并有一大套心得。

  

  关于早餐,他认为酒店里是没有好早餐的,最好的早餐都在寻常巷陌中,在锅灶前跟店老板说着咸淡,或用筷子在卤蛋锅里仔细寻找最入味的那枚……这些是酒店餐饮无法实现的。

  

  关于主打菜,他认为一些饭馆只点一道主菜就OK了,里面藏着厨师最熟练的绝活,也有低价吸引的秘密。“成熟的特色菜吸引你消费,靠其他菜弥补差价。”

  

  对美食的理解,他自认有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开始爱炫耀,吃过几回松露,一一显摆。“其实按我们的工资是吃不起的,它肯定不是你最喜欢的食物。到后来,有人告诉我,你应该相信自己所喜欢的。这才是吃货的根本。”

  

  关于新书〉〉〉比起拍片,更在乎作文

  

  “我从小就想当作家,我不觉得做电视带来的荣誉有多高级,我在乎别人说,你哪篇哪篇文章写得有多好,我特别在意这个。”陈晓卿对写作的态度,出人意料地认真。

  

  在他眼里,电视是特别公益化的东西,需要很多人协调才能完成;写作很不一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他感叹年纪越大,不喜欢再跑跑颠颠,而喜欢安静地写点东西。

  

  翻一翻《至味在人间》,里面插科打诨、卖萌娇嗔得不像一本严肃的中年导演写的书。他写吃螺蛳的女食客,“整个过程就像打了个飞吻,轻佻又不失优雅,加上眼波流转,直看得糙汉子们食欲难填,纷纷效仿,抓过几只,笨拙地吮吸着,弄得一屋子山响。”

  

  他写心中的烹饪江湖,“厨艺高人当如风清扬——背负绝学,遗世独立。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三两知己,绝不参加武林大会之类有套路规则的选拔。他们做菜永远是小众的:有性格,意气风发,绝不会考虑劳什子评委渐渐迟钝的味蕾,和已经退化的牙齿。”

  

  好友杨葵适时地表扬,“他是我认识的所有央视工作人员里,文章写得最好的。这表扬分量很重,央视写得好的很多人,白岩松、柴静等等。”但马上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年轻时的文字,很一般。”

  

  杨葵说,自己与陈晓卿对文字有相同的审美,“练达、干净,有老派文人的那种劲儿。”陈晓卿闭上眼听着,似乎在思考,旋即睁开眼补充道:“喜欢用短句,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情怀。”

  

  “年轻时,陈晓卿很得志,拍了很多纪录片,获了很多大奖,受到观众的喜爱。才华外露,是一定不够好。写得好不好,功夫在世外。到后来,他经历了世外种种之后,才华才落地。这就像揉面,之前那个油浮在皮上,没陷进去,揉到最后,油才完全渗入到里头。”杨葵说。

  

  有人问怎么做到的,陈晓卿一笑一口白牙:“跟着年龄就做到了。”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