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林霄萝 (上海 中文系研究生)
一个地方给我的亲切感来源于那个地方的食物。我不是职业吃货,不会像狂热的美食爱好者一样,为了吃可以跋涉千山万水,坐几个小时的公交,或者借自行车,跑到几个区之外的某条小胡同,找寻传说中无与伦比的京酱肉丝或爆肚。但是我们大巨蟹对于吃这件事儿永远都心怀好感,一个充满饱腹感的胃给我们的安全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在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压根没有等高线、经纬度、坐标和比例尺,有的只是各地的名美食。内蒙古就是牛羊肉奶酪,重庆就是火锅,东北就是小鸡炖蘑菇,云南就是过桥米线,还有新疆的大盘鸡,武汉的热干面……区域地图也一样。说到北京美食,牛街的清真涮肉,虎坊桥的炸糕,鼓楼的炒肝,更别提著名的簋街和南锣鼓巷了。
更细化来讲,在我家住的这一亩三分地儿,曾经也有很多小吃店或者餐馆,包括学校周边。在当学生的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是最幸福的。不用被家长整天管着,不能吃零食、不能吃凉的、不能吃甜的、不能吃太油腻的、要多吃青菜少吃肉,跟同学混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管他呢,先吃了再说!因此校园周边的小摊位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小学的时候,放学就三五一伙,人手一根棒棒糖,或者小浣熊,吃得满嘴调料,还要把手舔干净——因为调料的滋味儿实在是香,舔着比吃着还要香。到了中学,零花钱更多,腰包更鼓了,可以开始互相请客,冰激凌,串串,烧烤,甚至麦当劳。
然而毕竟还是长大了。时光流过,好像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卷走了一张张曾经充满胶原蛋白的年轻的脸,也卷走了一批批的小吃摊和餐馆,换成了新的小吃摊和餐馆。如果把胡同和小街巷比作是一个城市的血管,那么小餐馆和小吃摊儿就是那个地方的细胞、汗毛孔和鸡皮疙瘩,抹不下,去不掉,与生俱来的,永远给人安全感和生活的鲜活感。
小吃摊的摊主,一年年老去了。原来说话声音还很洪亮,现在嘶哑了;原来的脊梁还很直,现在也弯了。记得有个综艺节目跟拍到台湾,路过嘉宾的小学,嘉宾说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校门口老有一个卖铜锣烧的老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所有人不抱希望,但也还是路过旧址去看了一眼。当远远地看见老伯还在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既感动又幸福,好像那些陪着我们长大的人们永远不会老去,也永远不会离开,一茬茬地送走食客,又一茬茬地赶制着新的铜锣烧、煎饼和麻辣烫——时光毕竟还是温柔的。
皱纹,纵使能爬上厨师的额头,但永远无法爬上美食的额头:美食永远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