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起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公众才能了解并理解科学研究对于身边生活的改变,科研人员也能俯身聆听公众对于科学的需求和呼声。
·一个好的科技新闻,要经过科研人员和记者的反复沟通、相互理解,再经过记者、编辑的“翻译”传播给大众。
·将科学科普化的过程,恰恰是科技新闻吸引公众眼球的制胜武器。
·一篇独家的科技好新闻,不仅要求记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能与科学家进行有效而深入地沟通互动,判断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整个领域中的相对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公众对科学的关注日趋渐增,科技新闻的有效传播却不尽如人意。科技报道被打上了“高精尖”的标签,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占3.27%。如何让科学走下圣坛,与老百姓进行零距离的良性互动,就需要记者和科研人员的通力协作。当科学性和趣味性得以充分挖掘、深度融合时,科技新闻就变得通俗有趣也更有人情味了。
科技新闻报道为何常“高冷”
科技新闻是针对新近发生的科技事实的报道,具体分为与科技相关的方针政策,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已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科技界发生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理论等。
然而,科技新闻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特点是理论深、专业广、时间跨度大、交叉领域多,新闻报道常常绕不开专业术语,避不开科学原理。与此同时,一个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往往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攻关,记者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长期跟踪积累,就会导致报道枯燥乏味,使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今年年初,美媒评出2014年度国防科技十大新闻,从无人战斗机到研制隐形摩托车,从试验电磁轨道炮到翻新老旧轰炸机……媒体以为用炫酷的画面和冷峻的图说秒杀了无数目光,可不少网民仍默默表示“看不懂”。确实,从科学原理到成型产品,再到与百姓扯上关系,科技传播打通的不只是“最后一公里”。
相对于社会、体育和娱乐新闻,科技新闻的采写可能受限更大。笔者分析其原因,其一,科技新闻大多依赖于科研人员的阐述,并无过多现场描写等自由发挥的余地;其二,科技事件的科学性与新闻性是一对“矛盾”,如何让科技新闻兼具可读性和科学性,这甚至是一些专家型记者努力的方向;其三,由于专业和时间所限,记者面临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写作难题。而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很难用直白通俗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果或项目。
显而易见,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概念、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写出一篇既让普通公众能“读得懂”,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科技新闻报道,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做好科学与新闻的“翻译者”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美国人看不懂报纸的科技新闻。这样的情形,在我国也不容乐观。
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科学性和新闻性相伴而生。科学性,是客观严谨地报道科学规律、科学精神和科学发现等,科技报道中难免出现各种方程式、科学分析和科学名词,这会让科技新闻披上严肃、神秘、呆板的外衣。新闻性,则要求科技界的信息快速、通俗、直白地传播给公众。
科技新闻源于科学界发生的事实,其客观性要求记者客观反映科学进展,如实还原新闻事实,尊重科研中的基本事实和科学规律。要写出让读者能读懂并愿意读的科技报道,进而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这要求科技新闻记者不能只做新闻事实的“搬运工”。更重要的是,搭建起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公众才能了解并理解科学研究对于身边生活的改变,科研人员也能俯身聆听公众对于科学的需求和呼声。
那么问题来了,枯燥的数字如何形象化地展示?深邃的专业术语怎么直白表述?大段的科学原理怎样被公众理解且不在科学上“露怯”?
这一切,似乎将问题聚焦到记者身上。要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采访前,记者需要做足功课以储备知识;采访中,记者和科学家之间的充分沟通至关重要,能做科研人员和普通公众间信息互通的“翻译者”。
如何平衡“科学”与“新闻”的关系,是科技报道常说常新的话题。一个好的科技新闻,要经过科研人员和记者的反复沟通、相互理解,再经过记者、编辑的“翻译”传播给大众。由于科研人员和记者各自分工不同,难免对同一科技事件的看法和思维各异。毕竟,科研人员的任务是探索科研领域的未知、进行技术研发;而记者的职责是找到线索、采集新闻、普及传播。显然,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沟通不畅甚至互不理解的尴尬。
从获取信息源到传播给信息接收者,记者要及时了解事实,快速翻译科学道理。公众甚至记者也不可能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科技新闻需将科技事件中高深晦涩的科学原理进行翻译,如将枯燥的数字以形象的比喻来呈现,把难懂的科学原理以浅显的描述来表示,还可以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实践表明,将科学科普化的过程,恰恰是科技新闻吸引公众眼球的制胜武器。
好的科技新闻要“软硬兼施”
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而要想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就应在写作方面“化繁为简”,着力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要么改变,要么消亡。过去的《纽约时报》报道科技新闻,不是跟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空间技术方面的新研究、新进展,就是深度分析埃博拉在利比亚卷土重来等热点事件。今年7月,《纽约时报》推出《夏日科技》专栏,从选题、界面等方面颠覆人们对科技专栏的固有认知,目的是让科技更接近读者。
一篇能让人读懂的科技报道,从科学和新闻的角度来说应该是“软硬兼施”,能准确描述科技新闻事件,专家看了觉得你在行,外行看了也能明白。科技新闻要吸引受众,不仅要准确通俗地表述新闻事实,还必须会讲故事、打比方,而不是干巴巴地说事实、摆数据、讲结果。
贴近性是各种新闻拉近与读者关系的不二法宝。这意味着,科技新闻要找到与公众相关的“痛点”,因为读者感兴趣的不仅是兴趣本身,还有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比如一项科研成果、一个科学发现,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在学术界的突破是关注点。但对公众而言,关心的是科研成果和科学发现将如何颠覆日常生活。
同样在7月底,传说中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外行星的发现,激活了人们对于外星太空探索的狂热,各种科普、各种解读蜂拥而至。对比其他报纸的同质报道,做得较为成功的是《科技日报》的《去“另一个地球”买房?》,对看似天方夜谭的科学幻想,邀请专家进行解读,在报道中融入故事、穿插科普知识、加入吸引人的元素——往哪搬、怎么去,甚至连如何装修都有了相应指南,结合时下热点,使“遥远的”科学发现和现实生活有了关联,新闻的新奇性和客观性得以融合。这类被“软化”的科技新闻,激发了科幻迷乃至普通公众的好奇心,赢得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显而易见,一篇独家的科技好新闻,不仅要求记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能与科学家进行有效而深入地沟通互动,判断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整个领域中的相对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记者要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在新闻中注入人文情怀和人文乐趣,考虑新概念、新技术、新发明和科研成果对人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加上平易近人的叙述、丰富易懂的数据和图表,穿插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和背景知识,才能造就一篇有影响、效果好的科技新闻。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