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四件事,吃喝玩乐。这个黄金周,武汉晨报全媒体推出了“玩转黄金周·我在现场”系列报道,向广大读者推荐几样特色美食自然也是必须的,昨天,本报记者来到汉口里,探寻了正在这里举办的“最武汉对话最成都”汉蓉美食节。
“三大炮”不用吆喝客自来
刚进入汉口里,就听到阵阵喧天锣鼓声,鼓声很有节奏“咚——咚咚”,每次都是三声。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成都有名的“三大炮”在“吆喝”。
挤进人堆一看,只见一个酷似古代大炮架子的操作台,前面一口大铁锅,锅里热着一大团糯米面团。只要有人要买“三大炮”,师傅就从糯米团里揪出三坨搓成小球,用力扔向炮架前的一个方桌子上,“桌子”跟着发出巨大的“咚咚”声,周边围观的游客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声吓了一跳。原来这“桌子”就是一面方形的鼓,鼓上放着6副铜碟,在鼓声的震动下,6副铜碟跟着一起跳动起来,发出“铛铛”的锣声,原来刚才听到的锣鼓声就是这样传出来的。
三个糯米小球砸在鼓上又弹起跳到“炮架”上,“炮架”上撒满了黄豆粉,糯米球顺着“炮架”滚下来时已经裹满黄豆粉。另一个师傅夹起糯米球再浇上红糖浓汁,送于食客手中。一份“三大炮”就算做好了。轻轻地咬一口,立即唇齿溢香,感觉软糯爽滑,香甜可口。
1989年,成都市双流县李长清在评展会上表演“三大炮”一炮打响,令爱吃甜食的广东人赞美成都小吃“技惊四座,艺压群芳”。“三大炮”也可算这次美食节上人气最旺的展位,师傅不用吆喝,只需做上几份“三大炮”,凭着这锣鼓声,游客自己就聚拢过来。
一根面面条越嚼越有味
再找跟“三大炮”一样能看能吃的小吃,那就得算成都“一根面”。其实很多在美食节上吃一根面的游客,就是为了看师傅做面的过程,一根面被他们拉得上下飞舞、行云流水。
一根面又称长寿面。在成都,过生日、婚嫁、家人团圆的时候,都要做上一碗,意寓“长命百岁”。相传一根面是宋元时期四川成都黄龙溪镇著名的传统小吃,古时候没有机器,都是手工制作。
和兰州拉面不同,一根面是事先搓揉成一根长面条像蚊香一样盘在大盆里,盆里的面得浸在油里以免面条黏在一起。做的时候,师傅从盘好的面条中心开始扯出面条头,然后一手捏住面条头,另一只手将面条拉扯得更细,借着这股劲,面条在师傅的手里宛如一根丝线,上下翻飞到了锅里。片刻工夫,一碗面条做好了。
如果要讲实惠的话,10元一碗的一根面既没肉也无臊子,就是一小勺麻辣酱加两片青菜叶,“内容”并不丰富。其实一根面的“内容”不在配料上,而在做面的功夫上。“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柔韧弹牙、越嚼越有嚼头。据说一根面的制作从和面到下锅总共需要十几道工序,历时十多个小时。
锅魁香游客闻香止步
如果说前面几样小吃突出的是美食色香味形中的味和形,那么另一样成都小吃军屯锅魁就是把色、香发挥到极致了。小小一个煎饼,只有巴掌大,刚一出炉,香气能让十几米外的游客闻香止步。
军屯锅魁也叫酥油千层饼,是成都市所属彭州市名小吃之一。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独具风格,以香、酥、脆、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军屯锅魁的制作已经不是秘密,但做得好不好的秘密全在制作工艺上,因为太费时、费事,又挣钱不多,已经没多少人能耐着性子坚持做这一行。
军屯锅魁多用猪肉做馅料,鲜猪肉煮至六成熟,切成指甲片,猪板油去筋剁茸,加作料炒匀成馅料。八成酵面、二成烫面揉匀扯成剂子后,先擀成条,涂匀板油卷成筒,立放压扁,擀薄,包馅压平稍擀成圆形,放在鏊子上不停转、翻面,待两面呈黄色时放入炉内烘烤至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