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创新,澎湃中国新动能)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题:科技创新,澎湃中国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白国龙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
回望2016年,中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呈现新气象——
前沿突破,高而不“冷”
“2016年,我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超过40%。”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透露。
观察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有两个最直观的数据——4G用户数和宽带用户数。截至2016年11月,4G用户达7.3亿户,月增约2000万户;宽带用户接近3亿户,网络技术设施日趋完善,速率上去了,资费下来了,老百姓用得起了。
数据背后,是中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十年磨一剑,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接连实现从第一代空白到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三级跳”。
“5G时代,我们希望通过专项的努力,到2020年在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上成为全球领跑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此信心满满。
如果说,移动通信“三级跳”是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跳动中国“芯”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蝉联全球超算桂冠,则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生动案例。
每秒12.5亿亿次!中国“神威”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人用计算器不间断算32年。这位“算盘王国”的新“神算子”已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诸多应用领域一展身手。更为重要的是,它突破国外封锁,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2016,中国科技上天入海,顶天立地。
——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粲然升空。33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时间新纪录。
——探索浩瀚宇宙,中国人永不止步。11月3日,“中国大运载”直刺云霄,为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测搭建新“天梯”。
——我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成功首潜;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号”下潜及作业深度达10767米,标志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2016,中国科技惠及民生,高而不“冷”。
中国科学家率先揭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模式。中国“金凤凰”和“蓝海豚”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交会而过,创高铁领域新的“世界第一”。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例完成FDA三期随机、双盲、大规模试验的复方中药,有望跻身国际临床一线用药……
强基健骨,“源头”支撑
根据最新统计,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预算投入248.66亿元,比2015年增长11.87%。与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占比逐年增加同步的是,我国在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等领域的原始创新获得国际同行“点赞”——
在量子研究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张强团队首次验证城域网络进行量子隐形传态的技术可行性,为可扩展量子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在新材料方面,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液态金属“能跑”“会跳”“载物前行”等特性;在生命科学前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团队揭示中缝背核神经元跟奖赏的关系,为开发治疗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药物提供新方向……
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田刚看来,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步从“仰视”向“平视”演进。
“中国科研的变化日新月异。”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施扬尤其对中国科研的年轻力量表示肯定。他认为,原创基础研究正迎来“井喷时代”。关键靠人,中国应当给有潜质的人才力度更大的持续性支持。
政策红利,厚植“土壤”
2016年,给科研人员“松绑”,促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更加接地气。
——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方案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一起,形成法律条款、配套细则、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旨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科研“花钱”更灵活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下放预算调剂权限;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使用;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等。
——知识创富更受尊重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通过稳定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
“十三五”元年,中国科技界盛大聚首——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性“相遇”。
这是科学技术的春天,也是科技工作者的春天。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吹响。科技界的国之栋梁作先锋、再出发,汇聚起科技创造明日中国的澎湃新动能。
(原标题:科技创新,澎湃中国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