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各地新闻
甘肃去年压减粗钢产能144万吨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甘肃省有关部门出台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全年压减生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144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此外,甘肃省还制定实施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投资导向计划,推进1874个500万元以上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建设,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895个。
会议指出,当前甘肃省工业运行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市场投资意愿比较低迷以及企业走势分化日渐明显等矛盾和问题。甘肃省将紧紧抓住尽责这个“牛鼻子”,对牵头重点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对账销号,形成施工图和进度表,逐级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把明晰责任贯穿到工作落实的全过程。△
(王文嘉)
湖北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发布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环保工作会议上获悉,最近发布的《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确立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平衡、风险防控、长江保护五项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指出,对占湖北省国土面积33.4%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严格的分类管控。今年底,将建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国土资源、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监管工作。湖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类区严禁一些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区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实行准入负面清单。
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规划》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还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离任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环境司法、损害赔偿等制度,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推行绿色金融等市场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王理略)
福建率先在全国建省级生态云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福建省环保厅获悉,福建省将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生态云)平台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投用,将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项目。
福建省生态云平台按“一中心、一平台、两类应用、两支撑”的总体架构,通过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监管业务数据、互联网数据、外部共享数据(海洋、气象、水文、人口、交通等),构建覆盖省、市两级一体的生态云平台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体系。项目建设纵向连接国家、省、市,横向覆盖生态监测各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网络,囊括大气、水、土壤、噪声、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充分考虑互联网、社会舆情、遥感卫星等外围数据,既有数据收集汇聚、又有分析研究,既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又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可最大程度上防止应用“烟囱”和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潘园园)
河南今年将实现“零散煤”目标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燃煤散烧管控工作办公室获悉,为深化大气污染治理,2017年10月底以前,河南将全面完成“查、禁、改、替”,实现“零散煤”目标。
目前,河南多个省辖市都制定实施了散煤“改替”补贴政策。全省监测点周边完成散煤“替代”26140户,收缴、回购散煤共计1360.31吨。安阳建立了散煤运输销售举报奖励制度,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散煤治理。
自2016年10月河南实施燃煤散烧管控以来,该省共取缔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点和禁燃区外无照经营散煤销售点3570个,实现登记在册的违法散煤销售点取缔率100%。
据介绍,河南正推进城市集中供热。以郑州等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为重点,2017年10月底前,郑州市建成区集中供热率提高到80%以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市建成区集中供热率提高到60%以上,其他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县(市)集中供热率达到40%以上。△(史林静)
青海一清洁能源基地入选国家示范工程
本报讯 国家能源局近日对外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通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藏族自治州千万千瓦级风、光、水清洁能源基地顺利通过审核认定,经专家评选、现场核实、网上公示等工作程序,入选首批示范工程。
青海省海南州拥有充足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优势,为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十三五”期间,该企业将在海南州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光、水清洁能源基地。依托龙羊峡以上茨哈——羊曲河段规划的三个梯级电站约400万千瓦水电开发,规划在海南州塔拉滩建设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海南地区建设200万千瓦风电项目、海南州建设黄河上游多能互补发电调节控制中心,将水、光、风电能通过调节控制中心互补调节后送出。
这一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蕴 张青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