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稻经轮作
扶持洞庭湖大米等区域性公共品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水稻生产提出“稳产能、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重点主攻提质增效。省农委2月22日下发《2017年全省粮食生产指导意见》明确,湖南粮食生产要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粮食的消费需求。
保持全国水稻生产第一省的地位,湖南今年将继续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功能区建设稳产能;稳定双季稻,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在此前提下,着力解决粮食产品“多的不优”“优的不多”的问题,主要发展优质水稻,提升粮食品质。
省农委提出,2017年,湖南要新增300万亩高档优质稻,全省高档优质稻面积突破1000万亩,中晚稻商品粮50%实现优质化。稳定玉针香、湘晚籼17号、湘晚籼13号等常规优质稻种植规模,推广一批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同一生产区域内做到“一片一品”,禁止多品种“插花”种植,禁止单季、双季混栽;着重在大湘西500米至900米海拔山区,发展一季优质食用中稻,其他地方的非双季稻优势水田,发展一季优质食用晚稻。重点规范衡阳、邵阳等高温危害区的中稻生产,改中稻为一季晚稻,提高稻谷品质。
为了让种粮农民获得可观收益,省农委粮油处处长戴魁根称,省里鼓励扶持稻田综合种养,在低洼、冷浸、地力等级低的稻田,开展稻鱼、稻虾、稻鸭、稻蛙、稻蟹等综合种养,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在湘中湘南及洞庭湖部分丘陵山区、水利条件差的地方,发展“稻—油”“稻—菜”“稻—瓜”“稻—烟”,稻经轮作提升效益。全省将重点支持打造洞庭湖大米、江永香米、南岳寿米、九嶷富硒大米等区域性公共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叫响加工品牌,带动粮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