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08 15:08:16

简介  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6月23日,对于盐城阜宁、射阳,乃至江苏和全国人民来说,意味着刻骨铭心的伤痛。龙卷风伴随冰雹袭来,顷刻间,8970多户、31841间房屋...

  ——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抢险救灾纪实

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

  图为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抢险救援现场。王亚洲摄

  中国江苏网7月8日讯 6月23日,对于盐城阜宁、射阳,乃至江苏和全国人民来说,意味着刻骨铭心的伤痛。龙卷风伴随冰雹袭来,顷刻间,8970多户、31841间房屋倒塌受损,99人遇难,846人受伤……

  7月4日,记者重回灾区。百废待兴的受灾地区,哀伤和惊恐还没有完全褪去,但受灾群众的眼中,刻着伤痛,也透着坚强和希望;党员干部的脸上,写满疲倦,更写着信心和斗志;曾被风暴肆虐的大地上,累累伤痕仍然触目惊心,但田野里万物滋长,一派生生不息!

  回望“6·23”,上下同心、行动迅疾、组织有力、科学有序的抢险救灾,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抢险救灾阶段性胜利让救灾专家和救援人员不禁点赞,让劫后余生的受灾群众,纷纷由衷地喊出“共产党好”!

  回望“6·23”,从抢险救援到安置重建,在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艰难奋战中,全省人民与盐城受灾群众一起见证了上下一致、党群同心的伟大力量,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也见证了老区人民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

  回首来路,狂风冰雹肆虐,毁屋折树,但在“6·23”抢险救灾中彰显出的不屈精神、大爱情怀、坚强意志,狂风不能动摇、冰雹无法打散。

  展望未来,这种精神不仅是灾区人民在废墟中重建美丽家园的坚强支撑,也将会是全省7900万人民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征程中凝聚人心、攻坚克难,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上下同心,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6月23日14:20-14:50,阜宁、射阳遭遇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最大风力超过17级的飓风在数十公里长、1.7公里宽的区域内横扫而过。

  那一刻,感觉就是世界末日!倒塌损毁的房屋废墟下,一个个生命在流血、呻吟……

  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快一步,就可能多救一个人!消息传出,各级组织立刻行动起来。

  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关怀。

  灾害发生的当天下午,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立即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随即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寻和伤员救治,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国务委员杨晶,第二天就赶到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民众。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6月25日中午,江苏省收到财政部、民政部紧急下拨的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当晚,在灾害发生几小时后,得知总书记牵挂灾区并作出重要指示,灾区干部群众非常感动。在大灾大难面前,总书记的直接关怀,成了各级组织和灾区干部群众最有力的精神支点!

  第一时间,省委、省政府紧急应对。

  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救助I级响应机制和抢险救灾预案。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石泰峰当晚冒着暴雨赶赴灾区一线坐镇指挥。省工作组18个省直部门领导赶赴一线协调处置。

  新任省委书记李强赴任江苏途中就牵挂阜宁、射阳灾区的抢险救灾。受伤群众治疗得如何?受灾群众安置得如何?大家生活得怎么样?7月2日,李强书记到江苏上任后的第三天,就赶往阜宁了解抢险救灾工作,慰问灾区群众,看望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和志愿者。

  盐城市的同志说,灾害的损失是空前的,但对抢险救灾,他们底气十足。底气何来?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

  第一时间,市县各级干部冲到一线。

  一得到消息,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立即搁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就赶到重灾区阜宁县硕集社区计桥村,现场组织抢险救人。

  龙卷风刚过,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就都出现在受灾乡镇现场,在专业救援人员赶到之前,他们一边调度各种救援力量,一边和村民一起肩扛手刨,从废墟中抢救生命、清理倒在路上的树木和电线杆,为救援打通生命线。与市县领导来到现场的同时,市、县救灾预案也立刻启动,救援指挥体系立刻高效运转。

  第一时间,东部战区、消防、武警、公安等3000多人紧急驰援。

  江苏省公安消防部队盐城、淮安、连云港、扬州、徐州、南京等消防支队和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学校的官兵680人开赴灾区,在吴滩、硕集、新沟、陈良、沟墩、板湖等镇连夜搜救。

  驻苏某海防团、某炮兵团、某海防营……多支部队千余名官兵急行军奔赴灾区,全力搜救受伤人员、打通救援生命通道。

  龙卷风袭来,阜宁县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有限公司4万平方米厂房损毁,当班的工人和大批危化品被压在倒塌的厂房内。当天15:50消防官兵火速赶到了协鑫公司,救出7名受困者,疏散300余人。同时,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紧急封锁现场,成功处置并转运厂内所有危化品,防止因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次生灾害。

  第一时间,交通、供电、供水和通信等专业技术队伍紧急抢通。

  重灾区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供水中断……数百名伤员陆续抢救出来,但道路上满是倒伏的大树和电线杆。

  抢通,就是打通“生命线”!个体户开着吊车来了,消防交通部门的清障设施来了,实在没有专业设备就手抬肩扛……

  23日当晚,伤员已从废墟下全部救出。

  24日上午,受灾区域内5条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路全部恢复通行。

  24日下午,射阳县灾区供水恢复正常。

  25日下午,阜宁县和射阳县受灾的9个镇区、29个村居全部恢复供水,大部分停电用户恢复供电,通讯公司退服的基站基本恢复。

  “绝不放弃一线希望、绝不放弃一名群众!”在“6·23”抢险救灾中,救人一直放在第一位,抢险救灾指挥部反复进行拉网式排查,组织党员干部到每一个受灾户排查危房、转移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狂风袭来之时,正是夏粮收购之际,房子没了,一季汗水换来的粮食全埋在了瓦砾之中,雨水一泡就都没了!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盐城市立即协调粮食部门,灾民的粮食敞开收购!不管等级品质,先过秤记账。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当地镇村干部,帮助7000多户村民从废墟里刨出粮食、送到粮站。短短2天,2万吨粮食入库,减少群众损失约2500万元。

  抢救生命,敞开收粮,“6·23”抢险救灾,各级各方行动如此迅捷,对百姓生命财产如此高度关注,留下了践行“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一个最新的样本。

  那些天:冲锋在前,把党旗插在受灾最重的地方

  地震、洪水、狂风、暴雪……大自然每一次狂野肆虐“以百姓为刍狗”之时,个体的人显得异常渺小,“叫天天不应”,无力抗拒,但是团结起来的人、组织起来的人群,就可以是无往而不胜的澎湃力量。

  “6·23”特大龙卷风灾害发生后,党组织如同坚强堡垒,迅速凝聚了人心、汇集了各方合力,抢险救灾的巨大力量喷薄而出,绵绵不绝,彰显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制度优势。

  生命救援,72小时是“黄金时间”。在阜宁、射阳“6·23”特大风雹灾害发生后,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救援就基本完成。救援及时,极大地减小了伤亡。医院收治的800多位伤员中,只有1位因为脑部受伤过重而去世。

  灾害发生后最初的几小时,道路中断、电话不通。与外界隔绝之中,市县领导第一时间来到群众身边,镇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骤遭大灾、惊恐不知所措的群众,一下子有了依靠。

  “在灾情面前党员干部就是主心骨,一直带领我们开展互助自救。”在阜宁县硕集社区计桥村,受灾群众对救援中的党员干部直竖大拇指。

  “大家跟我来,救人要紧。”6月23日下午龙卷风袭来时,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村党总支副书记陈红明招呼乡亲们拉起一支救援队伍,扒开砖头、抬起水泥板,救起村民的妻儿父母。救了20多户,终于来到自家倒塌的房子前,母亲被压在轿车下直喊救命,妻子被砸伤……刚将重伤的父亲托付给朋友送往医院,听到有人大喊“西边还有孩子被埋在下面”,陈红明看母亲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忍痛带领群众奔去邻居家救人。深夜,满身疲惫的陈红明赶到医院时,得知父亲已经去世。那一刻他悲痛,但对于他这个村民的脊梁骨来说,他也只能把悲痛埋在心里。

  在阜宁和射阳抢险救灾中,基层各级党组织和一线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大批像陈红明一样的一线党员,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领群众救援自救。6月23日下午,3.6万多人动员起来,形成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强大力量。在任何一个受灾的村子,都能遇到胳膊晒脱皮,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的党员干部,在救灾现场,他们就是力量的源泉。

  平时不为群众办事,有事时也办不好事。救灾时能成为旗帜,因为平时就是榜样!盐城是江苏的缩影,近年来,江苏不折不扣贯彻八项规定,坚持不懈抓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让百姓明白、促干部清白,当前正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这些功在平时的点滴积淀,磨练出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正是这种种平时的积淀,救灾时,基层党组织才立马显现出如此超强的战斗力。

  参加过多次抢险救灾任务的某武警单位领导,看到阜宁、射阳“6·23”抢险救灾的高效有序,赞叹不已!

  每个村由一名县四套班子成员任总指挥,挂钩2-5个县直部门,“一村一干部”的举措让救灾的基层组织空前加强;所有伤员第一时间全部送往县人民医院,医生初诊之后,轻伤送周边乡镇医院,重伤立刻抢救,或转运市医院和周边地区的大医院,分诊制让医疗救治体系以最科学合理的路径运行;分地区、分层级成立救灾干部微信群,成为一呼百应高效便捷的联络指挥平台……

  突发灾害,是对政府应对和治理能力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如果政府缺乏危机应对能力,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如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中应对不力,造成了社会的“次生灾害”。

  “此次阜宁、射阳的抗灾救灾,政府在危机管理上表现良好,非常积极。”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张海波教授,在灾害发生的第二天就深入灾区,做了3天的志愿者,同时也现场考察了政府的风险应对能力。“从应急机制看,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行动有力,武警、消防、民政各部门反应也很快,危机管理的体制优势明显。”

  那情景:凝心聚力,盐阜大地上涌动着浓浓的真情和爱心

  龙卷风袭来时,世界瞬间一片黑暗。受灾严重的计桥幼儿园,楼顶不见了踪影,高海莹、杨金婷等7名教师,及时将孩子们集合到一楼教室,关上门窗,用柔弱的身体顶住了教室大门。龙卷风过去,全园100多名孩子,仅7名受伤。

  “多救一个是一个,先救最近的人,活着的人!”灾难发生时,阜宁县陈良镇丹平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成奎的这一嗓子,让许多村民跟了上来,一路走一路救,一共拉出了38个人,其中20人重获新生。

  “走!把所有生意都停下,快到受灾点运送伤员……”当天,这一声吼,在阜宁县城近百辆玉环出租车司机中吹响集结号,他们与死神赛跑,守候在每一个急需救援的路口。

  “通知所有人员全部就位,立刻!马上!”灾情发生10分钟,阜宁县人民医院进入临战状态,电话声此起彼伏,不到半小时,数百名医护人员火速到岗,紧急救治伤员。阜宁县人民医院南院、中医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大家分头,赶快到县城各个医院,接运伤员,发放食物,维持秩序!”左手安着假肢的秦阿群、当天刚做完胰腺炎手术的钱亚玲用对讲机喊话,她们是阜宁“爱的家园”志愿者协会的领头人。一个半小时后,150位“红马甲”在县城医院忙碌起来,他们中最大的66岁,最小的10多岁。

  ……

  灾后第一夜,射阳河畔无人入眠。倾盆大雨中,志愿者们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选择与受灾群众在一起。他们或往返受灾现场和各大医院之间,或在血站外排队守候三四个小时,挽着袖子急着救人,或陪在熟悉的、陌生的伤员身边,送医喂药、托举吊瓶、抚慰创伤。

  阜宁告急!射阳告急!

  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淮安……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上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捐款很快送到灾区。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爱心救援物资从四面八方涌来,收储仓库前,来自各地的大货车排成长龙。6月25日傍晚,江苏一家企业把桌椅、床柜和冰箱、空调、热水器直接送到了灾情严重的板湖镇。“我们想捐物资,灾区最需要什么?找谁联系?”仅记者就接到南通、徐州等多地打来的询问电话。

  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兄弟省市发来慰问电,捐赠救灾资金。灾害发生后,杭州备灾救灾中心紧急调集人员装运救灾物资,1000个家庭包、3000件夹克衫连夜运往灾区。台湾慈善机构也来了,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

  “大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看似渺小,但聚沙成塔,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共同的心愿聚集在一起,那种力量强大无敌,触及心灵。”南京志愿者鲁腾飞6月23日下午,还在上海和客商谈生意,得知阜宁受灾后,提着行李就踏上北行的汽车,到达灾区已是深夜。小伙子两夜没合眼:第一天直接去了医院,抬病人、搬物资,第二天到重灾区陈良镇,和灾民清理现场。“救援灾区,我没错过!”

  行走灾区,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来自祖国各地,身着红、黄、蓝等各色马甲的志愿者成了灾区绚丽的风景。

  在阜宁县人民医院,记者见到美丽的陕西姑娘杨佩,这位没有臂膀的特殊志愿者,正用亲历的磨难向伤员传递着坚强。小杨曾在阜宁生活过4年,这里是她的第二故乡,家乡遭了灾,她说什么也要赶来:“看到那么多人失去家园,我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疗伤,鼓励他们坚强振作,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涌向灾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骤临大灾,社会各界伸出的援助之手将惊魂未定的受灾民众紧紧抱在怀中。

  受灾的阜宁、射阳,同样吸引着媒体的聚焦,300多名记者从全国各地赶来。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靠前指挥协调,成立了中央、省、市、县宣传部门四级联动的新闻中心,主动发布信息,加大正能量推送,并充分调动全国新闻媒体资源,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现场,一篇篇带着温度的现场报道权威感人,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抢险救援鼓劲加油。

  一场飓风,夺走了亲人,摧毁了家园,但却让全社会在这一刻凝心聚力,亲如一家。

  无锡爱心车队负责人张兴基,6月24日晚给灾区送来一批物资,车却坏在阜宁开发区,交警帮他把车拖到附近修理厂。修理厂老板听说张兴基来支援灾区,连夜将车修好,一分钱也不肯收。张兴基感慨:“灾区人民心存感恩,我们同样也被灾区人民深深打动。”

  那场面:自强不息,老区人民展现出百折不挠的光荣传统

  龙卷风横扫之下,数十公里长的受灾风带满目疮痍,然而风灾撼不动刮不走的是老区人民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自觉跟党走、听党的话,是老区人民的光辉传统。这次救灾中,党群同心,其利断金。灾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插党旗”活动。每一位党员都胸佩熠熠生辉的党徽,通知群众:“有困难找戴徽章的!”

  “这些党员好呢!”救灾中党员冲锋在前,群众紧紧跟上,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到群众心中。记者在灾区采访,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群众自发的心声:“还是共产党好!”“感谢共产党!”

  根植于老区人民灵魂深处的淳朴善良、一心向党、协力同心、不畏艰难的精神,在大灾面前凝聚成有难大家帮的强大合力。

  灾情发生后,阜宁罗桥、益林等邻近风带却未受灾的乡镇闻“风”而动,迅速组织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参与打通生命通道,搜救被埋伤员。

  家住陈集镇的陈志、倪敢建从未献过血,6月24日凌晨4点,两位农民骑车从30公里外赶到县城血站,听工作人员说要凭身份证才能献血时,陈志焦急地在身上摸了半天,翻出身份证长出一口气:“真怕误了救人的大事!”

  在灾区采访,记者4次乘坐出租车、私家车,进入重灾区又3次搭乘大叔们的三轮“大奔”,无论远近,均热情接送,不肯收费。“赚钱的日子长着呢,不在乎这几天。”车主袁涛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他带着自家店里的6位员工前往重灾区救援,店门上锁:“出了这么大的天灾,团结比金子还珍贵。”坐在这些参与运送伤员的出租车、私家车上,记者看到座椅上还留有未来得及清洗的斑斑血迹。

  心手相连,灾民就是亲人。6月27日,吴滩街道立新村,建设银行阜宁支行的党员向受灾群众发出诚恳邀请,“跟我回家住,吃顿饱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村民陈亮含泪婉拒:“政府把我们的吃住都解决了,连蚊香都准备好了,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当晚,建行人又送来可口饭菜。村民陈玉斌6间房屋全倒了,一家人在救灾帐篷里,板凳拼成饭桌,砖头摞成凳子,手捧着热菜热饭,陈玉斌禁不住哽咽:“我竟然吃了这么一大碗饭和肉……”每天一顿送上门的温热晚餐就如同一团火,温暖了灾民们的漫漫长夜。7月1日,建行援建的浴室和厨房竣工,炉灶生起了火,热水器洗去疲惫和不幸,灾民们重振精神:“党的生日,我们收到最贴心的礼物!”

  困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战争年代,老区阜宁就是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典范,3700多名革命烈士的鲜血浸染着这片红色土地;和平时期,阜宁人民骨子里依旧保有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

  “不能等。全靠政府忙不过来。”6月26日一早,射阳县陈洋街道陈洋居委会二组村民顾青给被风掀掉的房顶重盖新瓦,十几个邻居自发过来帮忙,房顶上崭新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阜宁县硕集社区计桥村五组,村民计吉早兄弟四家房屋尽毁,损失惨重。灾后第二天,大家在废墟里清理出衣物棉被、机器、粮食。没有了栖身之所,这个十几口的大家庭一部分人去亲友家暂住,剩下的人住到没有受灾的村民家。亲帮亲、邻帮邻,无灾帮有灾。“我们把能解决的困难自己解决掉,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在许多救灾安置点,不断有灾民自己找到落脚的地方后,搬出去借住。灾难面前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已成为灾民口中的流行语。

  “这些年,阜宁县镇村三级联动,每个季度评选一次‘阜宁好人’,在全县上下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培育引领社会正气。”阜宁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认为,这次特大灾害,纯朴善良的阜宁人民用行动交出了一份宝贵的答卷。

  “拥军爱民”是老区革命年代留下的宝贵财富,灾害发生后,子弟兵星夜驰援。

  6月26日,记者在吴滩街道立新村遇到哭泣的军嫂孙薇,原来为犒劳救灾的战士们,孙薇特地送来煮鸡蛋、牛奶等食物,可埋头救灾的战士们,不仅剥好的鸡蛋不吃,甚至连水都不喝一口。对这群年龄还不到20岁的孩子,孙薇心疼之中肃然起敬:“虽然体格单薄,但穿上军装,他们就是军人,就要遵守铁的纪律。”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把最好的军粮献给救灾子弟兵。”3500名救援官兵的一日三餐同样牵动着盐城市粮食局局长崔成富的心,“救援官兵体力消耗大,无论如何也要送上新鲜有营养的热乎饭。”他们想方设法让救援官兵吃上了自热米饭。

  当下,灾后重建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省委书记李强在盐城灾区调研时指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树立信心,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等不靠,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园,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灾区人民满意。记者在阜宁县新沟镇大楼村,放眼四周,虽然下着大雨,但镇村干部正带领群众清废墟、整河道,成排的电线杆已重新立起来,一块块水田,秧苗已经全部栽插完毕,摇曳着绿色的生机,安置房正在紧张施工,灾民的新生活已经启航。但是,位于风暴中心的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村陈红明家倒塌的小楼,将作为受灾旧址保留,既铭刻灾区人的苦难,更见证抢险救灾中感天动地的那股精神……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也许灾区群众并不知道伏尔泰的这句名言,但他们从“6·23抢险救灾”中淬炼出的精神财富,必将渗透到重建家园和各项工作之中,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成就属于灾区、属于每一个人的伟大事业。

  本报记者陈 钢陈炳山卞小燕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