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对网络募捐项目进行监督 04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1 16:03:05

简介  ■本报记者 王海燕 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其迅捷的方式、多元的接口、扁平化的平台为公益慈善带来了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募捐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捐助方式,越来...

    ■本报记者 王海燕

  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其迅捷的方式、多元的接口、扁平化的平台为公益慈善带来了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募捐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捐助方式,越来越为公众所接受。
  然而,网络募捐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互联网+慈善”的新型模式由于网络固有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诈捐、骗捐事件层出不穷,将网络募捐推到了风口浪尖。
  为此,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公民律师事务所主任金永红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对网络募捐行为监管的建议》,日前这份建议得到有关部门“解决采纳”的答复。

  网络募捐成了点对点行为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在金永红看来,个人网络募捐活动缺乏一套明确的程序,随意性较强,多是由个人发起并由个人管理善款,极易出现专款专用或非法集资等问题。
  “网络募捐很多时候成了点对点的行为,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缺乏必要的中间监督环节。”金永红认为,自发形成的网络募捐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受新兴事物的独特性和现行法律不完备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网络骗捐诈捐以及重复募捐等现象。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缺乏透明监督,甚至出现携款出逃的事件,这伤害了慈善募捐的公信力。
  在他看来,上海乃至全国目前缺乏一个具有高度公信力的网络募捐平台。比如“上海慈善网”作为上海慈善基金会的线上平台,对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群众对这个网站的了解甚少,政府对相应平台的宣传不够,缺乏品牌网站建设,这就导致善款需求者与善款有意捐助者的信息无法匹配对接。
  “一方面资金需求者不知道应当向何组织求助,另一方面有意支持慈善事业者不知道向何处捐赠自己的善款。”金永红认为,以当前的书籍衣物捐赠为例,很多公民有意向将自己孩子读过的书籍捐赠出去,但是流传于互联网上的多处链接不是已经失效,便是无法与链接中的衣物接收者取得联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的新闻中仍旧经常会有关于贫困地区儿童无课外书籍的报道。
  “如何通过程序的规范增强网络募捐的诚信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金永红建议,市民政局应该加强网络募捐秩序管理,对网络募捐项目的后续开展进行监督。对募集平台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制定慈善平台评级标准,按照该标准对慈善平台进行评级,将相应的检查结果、评级结果公之于众。

  违规网络募捐行为及时曝光

  据悉,2015年底,市民政局以市政府名义正式下发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作为本市市级层面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其中特别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培育网络慈善等新的慈善形态,支持慈善组织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创新慈善活动,鼓励具有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开展网络募捐。
  与此同时,上海市民政局已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对本市网络募捐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课题报告,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定政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今年全国人代会通过的《慈善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了解,民政部将在此之前出台“慈善组织募捐信息平台管理办法”,并将在2017年开展“全国民政慈善信息平台建设”,上海市民政局表示,将积极做好上下联动,对有需要的慈善组织做好指引和指导工作,本市宣传部门也将继续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对违规网络募捐行为予以及时曝光。
  《慈善法》明确,国务院民政部统一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以外的网站禁止公开募集,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九款“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市网信办将在日常管理中将此项规定纳入执法依据,对网上慈善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同时,对本市互联网站违法违规信息举报和公众参与工作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指导上海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积极受理网民对于虚假募捐平台和募捐信息的举报线索,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