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首轮汛情凸显抗洪短板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17 19:09:43

简介  ◆ 老弱妇女守大堤、堤防质量参差不齐、抗洪物资准备不足、城乡排涝设施老旧致内涝、跨区域防汛协调不畅…首轮防汛,这些“新”的抗洪短板亟待解决 受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

◆ 老弱妇女守大堤、堤防质量参差不齐、抗洪物资准备不足、城乡排涝设施老旧致内涝、跨区域防汛协调不畅…首轮防汛,这些“新”的抗洪短板亟待解决

受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汛期以来,我国南方已经多次遭受暴雨洪水袭击,尤其是近期洪水导致湖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等多地出现垮垸、溃坝、决堤、城市内涝等灾情险情。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南方抗洪一线多日采访发现,农村防汛“心有余力不足”、堤防建设存在“木桶效应”、应急储备物资不足、城乡排涝能力差、跨区域防汛协调不畅等五大防汛隐患,需尽早消除,以确保安全度汛。

农村防汛人手不足

洞庭湖是“鱼米之乡”,也是十年九涝之地,向来是我国防汛抗洪的“主战场”。1998年洞庭湖全民抗洪的场景蔚为壮观,不过近年来受制于劳动力短缺,湖区防汛抗洪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势。

7月5日晚,位于洞庭湖腹地的华容县团洲乡,一线防洪大堤的一处闸门出了险情,300余名本乡劳动力迅速抢险,县里和隔壁乡镇又组织约500人增援。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团洲乡乡长蔡远鸣回忆当晚惊心动魄的场景时感叹,“幸亏得到增援,不然本乡劳动力完全不够。”

按说这个有着约2.5万人口的农业大乡最不缺劳动力,但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团洲乡也成为“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集中区。“把乡里所有青壮年编入抢险队,妇女和老人作为日常巡堤查险的主要力量。”蔡远鸣感慨基层防汛的无奈。

华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志宏从事防汛工作31年,他向本刊记者回忆说,1996年和1998年都是全民抗洪,虽然技术设备不够先进,但人力充足,保证了巡堤查险广泛覆盖、就近及时组织村民抢险,“现在的留守老人和妇女,以前是抗洪的后勤力量,主要负责送水送饭,现在要他们上一线巡堤查险,甚至参与抢险,真是不容易。”

此外,农村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难以组织起来参加集体义务劳动,也困扰着基层政府。本刊记者在长江干堤沿线多处采访发现,主动参与防汛抗洪并积极出力的农民只有一部分,更多要政府给报酬,对防汛抗洪劳动力保证带来影响。

上述情况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给我国各地防汛带来了难题。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督察专员陈文平告诉本刊记者,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一旦遭遇大洪水,上堤巡查、险工险段值守、抢修筑堤、运送物资都是重体力劳动,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难以胜任。

堤防质量存在“木桶效应”

“在防汛抗洪中,‘木桶效应’很突出,无论是河坝还是湖堤,其他地方建得再牢固,只要有一处堤防有问题,就可能酿成大错。”著名水利专家聂芳容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解释说。

近年来,国家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上投入非常大,堤坝提质改造,涵闸机埠更新,成为防洪可靠性相对较高的区域,有效抗击流域性大洪水。在洞庭湖、洪湖、鄱阳湖等地,部分堤垸在财政支持下,也得到了加固改造,质量比上世纪更为可靠。

但是,还有不少堤垸、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溪洪沟得到的投入相对较少,堤防标准不高、堤坝带病运行、涵闸机埠陈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在遭遇持续强降雨时,容易出现散浸、管涌等险情,一旦得不到及时处置,还容易溃坝、决堤、垮垸。

7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丰乐河沿岸就发生4处破圩,水势汹涌,往日繁华的乡村顿成一片泽国。7月10日,湖南省新华垸在洪水高涨之际出现溃口,2.3万余人紧急转移,垸内汪洋一片。多名水利干部反映,近期南方洪灾,除了降雨量过大和过于集中之外,部分湖堤河坝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中小河流和农村堤防的防洪标准总体偏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首轮汛情凸显抗洪短板

7月13日,武警水电第七支队的战士在湖北省牛山湖坝上进行破垸前的准备施工作业。肖艺九/摄

首轮汛情凸显抗洪短板

13日傍晚,这处梁子湖与牛山湖之间的隔堤最后一次沐浴在夕阳里。肖艺九/摄

首轮汛情凸显抗洪短板

7月14日7时,伴随着一声声的爆破轰鸣,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实施爆破作业,这标志着湖北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正式破垸分洪。新华社发(何智利 摄)

以洞庭湖为例,洞庭湖区一期、二期治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受限于当时条件和资金,重点垸的堤基、堤身未处理到位。在湖南省安乡县的两个重点垸安造垸、安保垸,安乡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文祥告诉本刊记者,受制于当时资金投入和技术水平,两座重点垸防渗能力不够,一旦高洪水位持续,渗漏险情容易出现。

同时,蓄滞洪区建设仍然滞后,一旦三峡泄洪量大,将给分洪蓄洪带来较大压力。在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中,至今还有安化垸等9个垸堤防加固尚未完成,一些堤防标准不高。仅有澧南、西官、围堤湖三垸已建成分洪闸,大部分垸子仍不具备主动分蓄洪条件。

应急物资储备相对不足

今年汛期,在南方某省一个山区县的一座小二型水库的值守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寥寥,只有五把铁锨、七八根扁担、四个塑料撮箕、一小捆编织袋。

这一情景令人震惊,因为这座水库属于病险水库,大坝去年还出现过滑坡险情,在今年的洪水中,很容易再次出险。抢险物资储备如此之少,直接影响处置险情的效果。

长江沿线的湖区防汛大堤上,本刊记者发现砂卵石、块石储备也相对不足。对地处平原地带的湖区来说,本身并不产石料,需从山区长途运输过来,必须提前储备。今年防汛期间,本刊记者到多个抢险点采访发现,险情紧张时,石料难以充足供应,不得不到距离较远的山区运输,影响抢险时效。“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一名抢险指挥人员感叹。

这一现象在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据某省今年汛前检查,全省防汛抗灾保障能力不足,首要突出的就是物资储备不足: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全省防汛常用物资缺口仍然较大,其中编织袋缺近1/3、编织布缺约1/4、砂卵石缺1/4、救生衣缺1/2、冲锋舟缺1/2。

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系统一名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国家省市县乡村五层,由各级储备,各级财政负责,相对来说,国家和省级储备要充足一些,市县乡村的储备则与地方财政能力挂钩。

“防汛大县几乎都是农业大县,财政捉襟见肘,甚至属于‘吃饭财政’、‘讨饭财政’,穷人家里难办事,在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上难免存在侥幸心理。”这名负责人称。

规划落后设施老旧加剧内涝

在今年的洪灾中,城市看海、马路行船、村庄被淹在南方多地出现,武汉等多座大城市内涝,众多县城积水严重,洞庭湖、鄱阳湖等多地垸子内渍严重。城市内涝之所以多发,除了降雨量大等原因外,地下排水管网不配套、建设滞后、排涝能力低下、地面硬化导致雨水无法下渗,是更为突出的原因。

在一些县城和小城镇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地下管网规划落后、建设滞后、管理混乱现象比比皆是。“经常是道路修好了,地下管网没修;地下管网修了,标准又太低;标准达到了,管理又跟不上,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堵塞。”一名城市防洪专家对本刊记者如此感叹。

在7月初的洪水中,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白石岭村内涝严重,积水最深处达4米。岳阳市经开区城区防涝指挥部一名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说,白石岭村地下排水设施于1992年规划,此后陆续在这个规划基础上建设,标准太低,排水不畅。加上近年来管理不到位,大量建筑垃圾被倒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严重,逢暴雨则易涝。

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鄱阳两湖地区,垸子内涝问题非常突出。据了解,整个洞庭湖区排灌设施严重老化,电排装机容量39.7万千瓦,但经过初步改造的只有11万千瓦,大部分带病运行。岳阳市君山区水利局副局长芦建文告诉本刊记者,以君山区党委政府所在的君山垸为例,如果一天降雨量达到200毫米,即使所有电排开机排涝,也要整整5天才能排完积水,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时间垸内内涝严重。

洞庭湖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国家曾出资对中部地区大型电排站进行过提质改造,“但对整个洞庭湖区来说,中小型电排站大部分没有得到提质改造,恰恰又是这些中小型电排站在湖区分布广泛,起着非常明显的排涝作用。”

跨区域防汛协调难奏效

7月10日新华垸溃垸后,华容河的滔滔洪水冲入垸内。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邻近乡镇停止向华容河排涝,同时马上联系邻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希望协调上游停止向华容河排涝。跨省跨区域、上下游的良好协调,为新华垸封堵溃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在各地汛情汹涌时,这种跨区域的协调往往难以奏效,部分地方反而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近日,南方某省两个相邻县均遭遇暴雨洪水,为了及时排涝,双方均把洪水往两县交界的湖里排,导致这个湖短时间水位暴涨,湖堤发生不少渗水、管涌等险情,汛情一时非常严峻。为了确保湖旁大垸安全,省防指不得不严令两个县立即停止向湖里排水,否则将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情况才稍有好转。

南方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和湖泊不少是跨县、跨市甚至跨省。一旦洪水压境,上下游、湖两岸的防汛抗洪工作,很容易发生推诿扯皮,一旦不能协调好,很容易出现水事纠纷。LW(记者/周楠)

刊于《瞭望》2016年第29期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