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头条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大众传播时间:2016-07-07 13:00:39

简介  (提要)灾难与谣言并行怎么破?文|樊佳莹灾难之时往往是谣言盛行之时。盛夏时节,中国的南方降下暴雨,一些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来自国家防总的消息称,截至...

  (提要)灾难与谣言并行怎么破?

  文|樊佳莹

  灾难之时往往是谣言盛行之时。

  盛夏时节,中国的南方降下暴雨,一些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来自国家防总的消息称,截至7月3日,全国已有26省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

  洪灾来临,除了防涝防灾,还要面临来自朋友圈的消息所造成的“精神恐慌”。

  在受灾地区中,武汉从7月5日到6日因再遭强降雨袭击,造成江河湖库水位暴涨,整个武汉城区渍涝严重,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通讯中断。

  与灾难相伴随的是接连不断的“坏消息”。

  先是有微博网友“爆料”地铁四号线倒灌了。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而后经证实,武汉地铁全线运营正常。

  于此同时,还有“消息”公布,天河机场路段塌方了。

  下面是“消息”原文:

  “最新机场高速信息,由于暴雨导致机场通往T2和国际厅路段塌方,所有机场大巴或小车,必须下车步行3公里左右,到候机厅!”

  不过此“消息”没能猖獗多久,武汉机场官方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广东中山市部分网友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也流传着这样的一条“紧急通知”。

  “紧急通知:中山市刚刚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段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一定要关注财产、人身安全!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行千万注意安全,尤其导购人员,外出骑车经过低洼区域请绕行,消息准确,请大家务必重视!”

  7月4日,记者向有关部门核实,证实了此消息为虚假消息。晚19点40分,中山市气象局通过其微信公众号进行了辟谣,并指出这类网络谣言此前已经在多个城市出现,如6月16日海口、6月20日江苏连云港、6月21日青岛、6月23日江苏盐城、6月24日山西运城等地。仅仅是开头的城市名不同。且谣言中措辞模糊,没有提到具体日期。以上城市相关部门都已经进行了辟谣。

  类似的网络谣言也曾在合肥市出现过,谣言中称合肥“最近可能有98年那么大洪水”,并提醒群众提前做好措施。为了确认消息的真实性,记者于6月20日联系了合肥市外宣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信息为谣言,合肥市并无开防汛紧急电话会议,合肥汛情也已经得到控制。

  7月3日晚,桐城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一连发出两则辟谣消息。

  桐城公安在博文中澄清,近日在朋友圈疯传的双港已经发生了3.7级地震系谣言,而此谣言是来自于一条2011年的旧新闻。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桐城公安的第二条辟谣博文则指出,桐城警方已经与市防汛指挥部联系,确认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被大量网友疯传的“今晚枞阳大闸将打开,届时长江水将倒流进大沙河,白果水位将无法预测……”等也系虚假消息。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谣言往往伴随着灾难

  每逢大灾大难,似乎都会有谣言来捣乱。

  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也曾传出过很多不实“消息”。比如,有消息称板蓝根可以预防非典。结果,板蓝根和消毒水卖断货了。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当晚将发生余震的短信在市民手机中迅速传播。与此同时,重庆网上传言晚上会有余震,上海也谣传沪浙交界处将发生5.7级地震。

  还有近年来比较重大的谣言传播事件“抢盐事件”。2011年3月11日,地震引发的海啸致使日本核电站泄漏,在中国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认为核辐射会越洋过海来到中国。微博上开始流传出“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十分迅速地传播扩散开来。3月14日开始,全国都出现了抢盐风波,以沿海城市最为疯狂。从浙江到上海,盐价一路飙升至每袋20元。

  网友@凤凰台上忆吹箫回忆道:“那时候谣言说盐怎么的怎么的,我妈买了一大麻袋,大概是100斤?”

  学者李若建曾指出,有谣言传播时往往都有灾难发生,对灾难的恐慌是产生谣言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民间的恐慌与不满,谣言是无法在大范围扩散的。

  知乎网友@沉默的马大衣也分析道:“灾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会放大谣言背后的心理需求。首先,灾难发生之后,相关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匮乏,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控制感,使得我们对于任何可能有关的信息都分外渴求。其次,灾难也对我们的个人安危构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让我们感到焦虑,这使得我们更加倾向于传播负面的谣言,而这些消息反过来又验证了我们的焦虑情绪。此外,根据恐惧管理方面的研究,死亡焦虑还会让我们更加固守成见。这些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结果就是在灾难的背景下,我们对于谣言格外缺乏抵抗力。”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虽然灾难与谣言是相伴而生,灾难要为谣言的诞生承担部分责任,但有报道指出,网络、手机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大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

  根据2015年6月24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北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调查显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研究者认为,微博平台开放性高,像一个公开的信息交流广场,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因而成为众多新媒体假新闻的信息源。

  调查还指出,虽然首发于微信的假新闻占7%,但由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相较于微博,微信谣言的辟谣难度较大。

  此外,2014年也有少数假新闻出现于豆瓣平台,如“95后女网友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为一起商业策划性假新闻,还引发全社会关注,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灾难与谣言并行?专家:国家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虽然说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加剧了谣言的扩散,但也成为了政府或有关机构破除谣言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各类机构对社交媒体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他们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官方微博,网友们在接触到消息后,可以与相关机构取得联系,求证消息的准确性。

  许多网络谣言刚刚露头,就被权威部门通过社交媒体辟谣,避免了谣言继续扩散,引发不良后果。

  比如,就如上文提到的,武汉机场在收到来自网友的询问后,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了那则“武汉机场路线坍塌”谣言。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游志斌在接受传媒狐采访时,谈到新传播媒介对谣言的影响,他说,三维,就是微博、微信、微视频。特别是微视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广泛。

  “有时候微视频在短时间内无法确认,加上我们有的一些公众的安全意识、素养、或是安全知识并不是特别充分,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甄别。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就导致了这种谣言的快速传播。”游志斌说。

  谣言的防治

  美国著名社会学教授波普诺说过,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流言和谣言都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以信息传播为特征的集群行为。

  有分析指出,很多网友都抱着好玩的心态,认为这些谣言并非有意为之,而谣言就是乘着这类心理传播扩散的。

  也有评论指出,很多信谣传谣者,并非愚不可及者,而是缺乏独立性和自控力的围观者。每个人在放弃自身责任的同时,也在变相地将自己裹入其间。无责任就会产生无意识。很多人明明并不确信,却在没有鉴别真假的情况下就随手转发,把本属自己的责任,完全转嫁给了别人。再加上对传播谣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从心底敬畏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得自身行为变得极为随意。不辨真假便转发,似已成一种标配,“我就转了一下”也成为很多人的共同心理。这种无责任、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比谣言本身更可怕。

  在受灾之时,这种恶意散播谣言的行为不仅会引发群众的恐慌,还触犯了法律。

  6月30日,黄冈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予一名传播“蕲春、英山将发生大地震”谣言的网民王某行政拘留五日。

  7月1日,蕲春女子陈某因在其微博发布“蕲春山洪……无数的孩子村民,猪,牛羊都被冲的不见踪影,我家在下游还能捡到小孩儿和牛,幸好孩子还是活的,据说还能捡到死尸……”等不实消息,引起群众恐慌,被蕲春县公安局进行了教育训诫并处以治安罚款500元。

  6月29日,武汉网民黄某某出于好奇好玩的目的,将2015年8月广东东莞地铁施工塌方的视频擅自加上“大智路地铁塌方”等内容并转发到微信群,被武汉警方依法处予行政拘留十日。

  为了对抗网络谣言,5月31日,武汉《晨报》联手六大部门(武汉市网信办、武汉市城管委、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市公安局交管局、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武汉气象局)推出“谣言粉碎机”专栏。

  据《长江日报》,“谣言粉碎机”上线之后,实行24小时监控,以高频率的权威报道,对多方面信息内容进行证实或辟谣,获得市民、网友的一致好评。

  以下是“谣言粉碎机”取得的成果:

  7月2日击破谣言:传武汉地铁4号线倒灌水停运

  网传武汉地铁4号线,因为天气原因雨水倒灌,已经停运,并附上多张图片。实际上,当天包括地铁4号线在内,武汉地铁全线正常运营,而网传图片实为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

  6月29日击破谣言:地铁6号线大智路站塌方

  当时,一则名为“地铁6号线大智路塌方”视频内容在网络流传。实际上,视频内容为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平大道城际轨道工地发生的坍塌事故。

  6月20日击破谣言:特大暴雨危及供水安全

  网传“全市防汛紧急电话会议中警告市民,即将有特大洪水,影响自来水供应。”实际上,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此条信息纯属谣言,真相为供水部门将确保出厂水质安全,汛期预测也不准确。

  6月20日击破谣言:武汉一商场天花板漏水坍塌

  网络上一段视频引发武汉网友注意,内容显示一商场天花板漏水坍塌,并称该内容拍摄于武汉经济开发区一大型商场。记者现场核实,谣言中所指商场与视频中无一吻合,而视频内容实际上是6月15日发生在南宁某商场的一次事故。

  不过游志斌强调,新的传播方式,像微信,微视频的出现,给政府部门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游志斌说,随意制造传播谣言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如果在救援的过程中,一些无中生有的信息被提供给救援部门,原本这个地方不需要去救援,但我们需要动用资源和力量去确认信息的真伪,这样的话,对公共资源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一种消耗。

  他还指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信息的采集以及对外发布提供了便利。但在谣言治理方面,随着新的传播方式的便利性的不断提升,政府部门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前不久,国家出台了一项名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管理规定。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规定来加强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信息的有效的管理,来清除一些不实的信息,解决谣言这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发展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通过组织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或是研究机构去收集、分析和研判信息,然后再对外发布预警。

  “为了完善预警发布系统,国家要遵循一体化的方向,从信息的收集到发布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游志斌说,“另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制度设计。这个制度设计要与我们的技术相匹配,能够提升整体的效率,使灾情的信息在内部快速地分享、分析、研判,最后及时发布。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设立相关立法和规定,提升我们公民在灾害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素养,面对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既不要轻易传扬也不要轻易相信,要认真地甄别,这样才可以使我们所有人受益。“

  他接着具体解释道,比如像我们国家的天气信息,一部分是气象部门在管理,水利信息呢是水利部门在管理,这种灾害的应对工作是需要所有的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包括公众都需要参与进来。把灾情的信息在内部快速地分享、分析,研判然后再发布出去。同时要大力地提升灾害信息的这种采集能力。比如说有的地方的信息搜集上来了,传出来了,我们要确认他的真伪,同时更重要的是,确认是否需要救助。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机会,这个是我个人常讲的。如果不能提高整体的反应效率的话,那就是贻误了我们整个救援的时间,甚至一些宝贵的生命就逝去了。“不过,游志斌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个系统还是不够完善。“所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和瓶颈就是,在灾情很严重的情况下,加上一些新的传播方式、传播工具的出现,我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从公众或个体中采集信息,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公众。”

  “我们还要加强建设民政系统一直在推的‘灾害信息源’队伍,把控住灾害信息源的源头。要把谣言消弥在基层。”游志斌说。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