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野炊
1.罐头
作为一种不易变质且味道鲜美的食品,罐头一直深受广大“吃货”的喜爱。罐头的品种可谓是花样繁多,从水果、蔬菜再到肉类可谓是应有尽有,但你知道罐头是怎么来的嘛?原来我们今天能够吃上罐头,还是拜拿破仑所赐。
▲军用罐头
话说在19世纪初,拿破仑率领法兰西大军扫荡欧陆,席卷四方,但士兵们的吃饭问题却难住了这位战无不胜的统帅。由于当时的食品保鲜技术较差,四处征战的法军所携带的食物难以被长期保存,拿破仑虽然可以在战场上征服强悍的敌人,但是却无法征服这些讨厌的细菌,最后拿破仑决定把相关问题交给专业人士解决。
▲拿破仑
一个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厨师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便揭了皇榜,挑起了这幅担子。他先是用沸水将食物煮熟,然后再将煮熟的食物密封于瓶中,结果被密封食物的保质期果然得到了有效地延长,这就是现代罐头的原始雏形。阿佩尔的发明解决了法军的军需难题,其本人也从拿破仑那里得到了1.2万法郎的赏金。
▲1955年法国发行的纪念尼古拉阿佩尔的邮票
现在的罐头早已从战场走进了民间,成了军民咸宜的大众食品。当你掀开罐头盖,品尝里面的美味佳肴时,你是否忆起了拿破仑大帝的丰功伟绩?你是否想起了法兰西大军的战地荣光。
2.午餐肉
1932年,美国人杰伊荷美尔最早发明了午餐肉这一食品,其配料包括火腿、猪肉、糖、盐、水以及少量的亚硝酸钠。午餐肉最早是为了迎合大危机时期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但午餐肉真正大红大紫起来确是在二战时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美国随即卷入二战。由于午餐肉易于保存且热量较高,于是美军后勤部门为美军前后共订购了数十亿罐的午餐肉。这样,随着数百万美军远征欧陆,午餐肉也伴随着胜利的凯歌而声威远播。
▲1943年的美国午餐肉广告
虽然午餐肉的口味实在是不咋地,以至于美国大兵们称其为“疑似肉”、“下水肉”,还曾编出段子对午餐肉进行恶搞。但午餐肉至少保证了士兵们在战时的热量需求,其对美军打赢二战的功绩绝不亚于“谢尔曼”、“加兰德”。在战后,美国对其它国家的援助物资里,还包含有大量的午餐肉,午餐肉也因此成了风靡世界的上品佳肴。
▲正在吃午餐肉的美国军人
▲美国斯帕姆午餐肉的吉祥物小猪
今天的午餐肉已成为了世人所喜爱的大众美食,无论是涮锅还是烧烤,午餐肉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员。在享受佳肴,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我们不禁的赞叹,原来充满着血腥与暴力的战争也能推动饮食文化的变革。
3.芬达汽水
芬达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饮品,但很少有人知道芬达的诞生竟与二战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芬达可是正宗的德国造,而不是芬兰造哦。原来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德美两国相互宣战,德国的可口可乐分公司无法再从总部获得可乐原料的配方,为了维持工厂运转和工人们的生计只得另想办法。而且当时的德国军队也需要一种清甜可口的饮品,可口可乐德国分公司的负责人马克斯凯斯于是决定另觅出路,依靠现有的条件开发出一款新式饮品。
▲二战时,德国的芬达广告
经过一番艰苦的探索,用做起司后的乳清、榨苹果汁留下的残渣以及当时能够获得的其它水果创建了一款新的饮料,并将其命名为芬达。此后芬达在德国境内大受欢迎,仅1943年一年,芬达在纳粹德国的销量就超过了300万瓶。战后,可口可乐总公司接纳了“芬达”这一品牌,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推广。从此以后,“芬达”因其良好的口感而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了备受青睐的大众饮品。
▲芬达饮料
4.荷叶包饭
提起荷叶包饭这款着名的小吃,想必很多人都会因其鲜美的滋味而竖起大拇指,但熟不知荷叶包饭其实也是一款源自于战争的美食。据史书记载,公元555年,北齐大军南下进攻江南梁朝,梁朝大将陈霸先率军抵抗。因正值雨季,物资运输困难,前线部队的军粮供应出现了问题。
▲陈霸先
这时江南百姓纷纷来到前线犒军,他们将米饭和鸭肉用荷叶包裹起来送到士兵手中,梁军士兵们吃过了这些荷叶饭后,战力倍增,士气大振,随即在陈霸先的率领下打退了北齐军的进攻。此后千百年间,曾被当作是临时军粮的荷叶包饭,逐渐成为了深受民间欢迎的美食。
▲荷叶包饭
5.涮羊肉
要问“火锅族”们的最爱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非涮羊肉莫属。涮羊肉鲜嫩可口,味道鲜美,深受食客的喜爱。有关涮羊肉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但流传最高的一种说法是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话说有一次忽必烈带兵南征。一日,大军中途休息,忽必烈忽然想吃清炖羊肉,便命令厨子去做。但是过了不一会儿,突然发现附近有敌情。厨子于是乎急中生智,用快刀迅速切了十多片薄羊肉,然后迅速将其扔进了沸水里,等肉色一变,马上捞起来投入到碗中,并拌上细盐等调料,然后呈给忽必烈食用。
▲忽必烈
忽必烈吃了几碗羊肉后,翻身上马迎战敌军,最后获得了胜利。战后在庆功宴上,忽必烈将这种新发明的羊肉烹饪方法赐名为“涮羊肉”。而今,忽必烈早已作古,但“涮羊肉”这道佳肴却在民间传播了开来,成了喜欢吃火锅的人必不可少的美食。
▲涮羊肉
6.冒菜
冒菜是一道颇具特色的美味小吃,这道小吃的来历也和战争有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各地战乱频仍。当时军中的很多士兵因为连年征战,纷纷染上了一些疾病,从而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时军医官们为了保证士兵的健康,于是就往士兵的饭菜之中加入了一些中草药。没想到这些药材不仅能治病,还能散发出香味进而改善饭菜的味道。
▲冒菜
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原本用来治病的药材,在经过厨师们的改良后,就变成了做菜用的卤料,冒菜这种小吃也就随之产生了。喜欢吃冒菜的人,在知道了冒菜的来历后,想必更能品出其中的不凡滋味。
7.蚵仔煎
蚵仔煎(闽南话读做ǒu-ā-jīan)又叫做海蛎煎,是闽南地区的知名小吃,据说在当地,要考验一个妇女的厨艺如何,关键就是看她蚵仔煎做得如何。这道小吃最早也是一款军旅食品,其起源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有关。
▲郑成功雕像
1661年,郑成功率军进攻盘踞在台湾荷兰人。但由于荷兰人事先将粮食全部藏了起来,导致郑军出现了缺粮的局面。郑军将士在这种情况下就地取材,将蚵仔、地瓜粉用水和在了一起,然后做成了饼煎着吃,从而解决了军粮问题,并一举打败了荷兰侵略军,收复了宝岛台湾。从这以后,郑军将士发明的这种新吃法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最终演变成了闽南名小吃--蚵仔煎。
▲蚵仔煎
8.素食香肠
香肠是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美味食品,但大部分香肠都是肉类制品,那么素食主义者们如果馋香肠了,该怎么办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吃素食香肠就能解决既解馋又不用吃肉的难题,可谓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素食香肠
素食香肠最早出现在一战时期的德国,当时在英国海军的封锁下,德国城市生活物资匮乏,很多食品往往供不应求。在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当地市长为了解决肉类缺乏的难题,于是就用大豆为原料制作了一款新型香肠,德国人将这种香肠称之为Friedenswurst(和平香肠),这就是素食香肠的最早起源。
一战结束后,素食香肠的生产工艺逐渐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在让人们的餐盘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也给广大素食主义者们带来了莫大的福音。顺便说一句,发明素食香肠的那位科隆市市长不是别人,正式二战后担任联邦德国首任总理的康拉德阿登纳。
▲康拉德阿登纳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但战争的内涵与外延又是极其复杂的。我们今天一边咀嚼着战争时代留下来的经典美食,一边品味着“祸兮福之所倚”的社会辩证法,我们的心中或许会有一分无奈,但更多的则是对人类命运的不解与自嘲。我们祈祷人世间煦日永照,我们期盼岁月间万物安好,愿那些至今仍带着些许硝烟气息的美味佳肴,能够在愉悦人类口腹的同时,也能够留住人类对和平的祈盼与坚守。